经历战火之后的人该怎样生活?一个无家可归的小孩,吃不饱,穿不暖,也没有地方让他躲风挡雨。他不偷不抢,也不贪图意外之财,靠自己的劳力在富人的白眼和巡捕的进逼中生活,即使如此,他还会在一切可能的机会下帮助别人。这个时候的三毛,带着一种让人心酸的姿态在画面中生存着。这个形象浓缩了当时多少苦难儿童的遭遇!《三毛流浪记》的出现,使无数人为此一掬同情之泪。
三毛也曾经得到一些好人的帮助,人间还有温暖。但是,即使在极度凄苦无依困境中,三毛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这就是张乐平先生颂扬的“三毛精神”。
这部充满人道主义的作品最终成为三毛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一部。流浪儿三毛所拥有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在世界漫画史上堪称独一无二。
   
     
我怎样画三毛的 张乐平        1949年4月4日
题《三毛流浪记》 王芸生        1948年3月23日
《三毛流浪记》二集序 陈鹤琴        1949年3月24日
代序 夏衍         1950年1月20日
三毛之父与我 三毛(陈平)     1989年2月
三毛流浪到香港 柯灵         1996年4月27日
 

上海三毛形象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E-mail:
sanmaofazhan@163.com
   沪ICP备0601064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1010402004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