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乐平与三毛

  李怡蓉(主持人):观众朋友,六十多年前在上海的漫画刊物上有一个长着大脑袋,圆鼻子,头上只有三根头发的流浪儿童诞生了,他的名字叫做三毛。而三毛这个小精灵的创作者也就因为被读者亲切的,被称作为“三毛之父”,他就是一代漫画大师,平民画家张乐平。张乐平说,画三毛就是画我自己,我说自己就是三毛。
  好了,今天就请我们一起走进三毛,也去认识一下那位特殊的父亲。

  华君武(漫画家):每一幅画没有字的,所有的画没有文字的,他是用形象在那里讲话,这个很了不起的。
  方成(漫画家):他呀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儿童身上。
  姜维朴(漫画出版家):他的心非常赤诚,可以讲是赤子之心。
  缪印堂(漫画家):非常和蔼,我说非常和蔼真是非常和蔼。
  黄远林(漫画史学家):他张乐平的漫画生涯,和他创造的三毛形象是联系在一起的。

  解说:1935年8月4日,上海的《小晨报》(按:应是1935年7月28日《图画晨报》)上刊登了两幅风格别具的漫画作品,画的是一个头上只有三根头发的小男孩,作者署名张乐平。五十年后,漫画的作者回忆说:“有人问我为什么叫他三毛?我原来也没想过,如果当时画了四笔就成四毛了。当时我看了加了这三笔还可以,干脆就叫他三毛吧。”
  张乐平出生在浙江省海盐县,一个离县城十来里的小村子里。受母亲影响,他自幼就迷上了民间艺术,酷爱画画。没钱买纸笔,他就跑到海边去画,以沙滩为纸,用芦杆当笔。张乐平9岁那年,母亲因患心脏病离开人世。第二年,父亲又患病卧床,无钱治疗。平日不言不语的小乐平听人说有割骨疗亲的说法,竟躲在房里用小刀片偷偷在自己胳膊上割下了蚕豆大的一块肌肉。靠着父亲每年东挪西借凑起来的三担米,张乐平继续着他的小学学业。学校校规很严,平时学生不得随便出入校门,课余时间也只能在校内活动。没法再去海滩画画,张乐平就千方百计找了块石板,画了擦,擦了画。多年后,回忆起那段小学时光,张乐平还说,我读书并不出色,画画兴趣却很浓。
  30年代是我国漫画创作的丰收季。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漫画家,为那个畸形的充满漫画意味的社会,留下了无数针砭讥刺的笔墨。三毛,就诞生在这一时期。

  华君武:那个时候嘛,我是上学啦在上海,他呢跟叶浅予他们,当然是以画漫画为生,他们在(画)漫画的开始一段时间,大概张乐平还在一个叫三友实业社,做洗脸毛巾的那一种地方做职员。他并不是学过美术的,他喜欢美术。他们这些同志啊,这些老人都应该说是自学成才,他也没进过美术学院,而且长期坚持从实际中学习这个东西,所以他们这些人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比较艰苦的。
  魏绍昌(文史学家):当时集中在上海就有二十几个漫画刊物,还有许多报刊画报都登了漫画,这个情况是非常空前的。那么这个时候漫画家就出来很多很多。连环漫画当时最主要的是五种,一个就是叶浅予的《王先生》和《小陈》,一个就是黄尧的《牛鼻子》,还有一个就是高龙生的《阿斗画传》,还有一个就是梁白波的《蜜蜂小姐》,那么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张乐平的《三毛》。

  解说:三毛的形象一出现,其奇特的造型立即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很快进入中国当时最具知名度的漫画人物之列。
  此时,作为三毛的创作者,张乐平已成为专业漫画家,并小有名气,但他的生活却远没有他笔下的三毛风光。有稿费的时候到还能去看场电影,但更多的时候张乐平是啃着大饼油条喝着豆浆,全在法租界霞飞路旧弄堂的小阁楼里拼命作画。
  1937年,日寇发动“七七事变”,抗战爆发。8月,日本陆军第十一和第三师团向上海守军大举进攻,淞沪抗战开始。面对国难,张乐平与叶浅予等人积极筹建漫画界上海救亡协会,编辑《救亡漫画》,并很快随抗日漫画宣传队离开上海,转战大江南北。据当年的漫画宣传队队员叶冈回忆,张乐平是漫画宣传队的当家人,也是坚守到最后的一个。抗日战争打了整整八年,张乐平的画笔也像机关枪一样,毫不留情的扫了八年。

  冯雏音(张乐平之妻):我和张乐平1939年在浙江金华认识的。那个时候他是漫画宣传队,参加抗日战争革命工作,恰巧当时到浙江来开画展。我是浙江中心剧团的演员,在画展的时候认识。后来因为都是从上海去的,就这样子嘛就结成夫妇了。

  解说: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出后举国欢腾,到处弥漫着爆竹和烟火。张乐平也结束了历时八年的抗战宣传回到了上海。在通货膨胀的上海,张乐平无法支付需要一根金条才能租到一个亭子间的昂贵费用,只好借住在堂弟开的百货小店的楼顶仓库。由于抗战时期过度劳累,加上长期营养不良,张乐平得了严重的肺病,开始不停的咯血。就是在张乐平的咯血和楼下嘈杂的吆喝声中,销声匿迹八年的三毛复出了。

  姜维朴:他参加了抗日漫画宣传大队,像叶浅予他们,他一路上看到国民党部队,抗战无能、腐败有余,他就很有感触,但是很多战士还是很好的,有些战士也英勇牺牲了。他就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表现国民党部队的复杂情况,也要歌颂抗日的战士,他就想着,哎,我用三毛的形象不是更好嘛,这就有了《三毛从军记》。

  解说:《三毛从军记》全部作品共120多页,每页大多是四幅画,讲述的是在真真假假的抗战背景中,一个关于小人物的故事。三毛呢力不从心,又常常出奇制胜,最终无可奈何的从军生涯为张乐平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街头甚至出现读者抢购报纸,争看三毛的场面。

  姜维朴:《三毛从军记》一发表以后,引起反响很强烈的。最后因为抗日战争胜利了,三毛要复员了,人家复员有的回家了,当然也有很多战士是很苦的,三毛是最苦的。他复员到哪里去呢?所以《三毛从军记》最后一幅画就是两岔路一个V字型,三毛在这个交叉当中,他徘徊着往哪儿走啊,这就引发了张乐平下一步《三毛流浪记》。

  黄远林:他创作这个《三毛流浪记》呀,如果说直接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谈。一个就是他了解,当时上海市流浪儿童的生活。

  解说:1947年6月15日,我国迄今影响最大的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开始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因为融入了作者的身世和遭遇,因为有对受苦孩子的深切同情,因为是以眼泪和着笔墨作画,所以三毛打动了千万读者,特别是小读者的心。八岁的吴阿妹小读者写信埋怨张乐平:“三毛又流浪了。你为什么不待他好一点呢?以后如果你再虐待他,我就要请他到我家来住了。”扬州一名叫阿市的大学生,寄来了一件毛背心,并在信中写道:“兹寄上毛线背心一件,祈费神转与张乐平先生,并请转告张先生将此背心为三毛着上。近来天气奇冷,而三毛身上仅着一破香港衫,此毛背心虽小,三毛或可能用,俾使其能稍驱寒冷,略获温暖,千万读者亦能安心矣。”
  几乎与张乐平的创作同时,上海昆仑影业公司把《三毛流浪记》搬上了银幕(注:电影《三毛流浪记》是于1949年4月才开拍的)。张乐平自始至终参加了拍摄全过程,他一会儿当导演,一会儿做演员,一会儿又是观众。

  王龙基(三毛扮演者):记得有场戏,就是三毛喝浆糊。当时在试拍的时候,导演觉得我不够,张伯伯觉得好像没有饥饿感。所以为演好这场戏,我们一起商量下来,张伯伯出了主意就说,你晚饭不吃,第二天早饭不吃,第二天中饭不吃,那么到了第二天的下午再拍这场戏。当时我咕噜咕噜,拿着抱着浆糊桶喝的时候,张伯伯、导演都觉得,这才是三毛的真正一个表情。
  姜维朴:毛岸英到朝鲜去以前,就跟他的爱人到电影院看电影,看《三毛流浪记》。看的时候,毛岸英非常激动,电影散了以后他没走,还在位子上坐着。刘思齐就问他怎么回事啊,他说心里很难过,他说三毛当时的生活,就是跟我一样的,我除了没有偷人家东西以外,除了没有认资本家为干爸,其他的都是。

  解说:1981年5月和1985年3月,在戛纳电影节和意大利的中国电影50年回顾展上,《三毛流浪记》再次引起轰动,巴黎的6家电影院连续放映60天,8月份又上映一个月,好评如潮。《巴黎日报》称:“《三毛流浪记》是中国的《寻子遇仙记》,它描述了四十年代末,流浪街头的孤儿的不幸遭遇,它既有令人捧腹的笑料,又是令人心碎的悲剧。”
  建国以后,三毛仍然是张乐平漫画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不过昔日他苦心创作的三毛头上的三根头发已为之一变,三毛戴上了红领巾。

  方成:解放以后他还是画漫画,还是画儿童,他有的不一样了。解放以前你画儿童容易画,比较容易,我说两相比较,比较容易画。他非常同情他们,所以画他们的遭遇。解放以后他不好画啦,很难画,都是好事,漫画不是画好事的,都带讽刺性或揭露性。哎,他还是画他的儿童,可见他对儿童真是全心全意。
  丁锡满(高级记者):不论什么地方,不论什么一个事,外面很远的一个小学,一个小朋友写给他信,说张爷爷我很想念你,我们成立少先队了,希望您给我们写封信,鼓励鼓励我,他都会亲自写信,很远的都寄了去。要他画画他就画,要他写信他就写。

  解说:“文革”中,张乐平被迫搁笔。三毛与读者一别十年。
  徐昌酩(一级美术师):他说我讲个笑话给你听:当年斗的时候,把丰子恺先生一起拉去了。那么拉去了他们不认识丰子恺,也不知道哪一个是张乐平,把我们的牌子挂错了,挂错了拉出丰子恺来批斗,结果把我张乐平拉出去,我莫名其妙,怎么斗丰子恺打我呢?后来我低下头一看,我这个牌子是丰子恺,我今天代人受过了,那我觉得代人受过这个还是值得。丰子恺先生毕竟年纪比我大了,我还抗得起。

  解说:“文革”结束后,张乐平复出,三毛也随之复活。
  张乐平在《我的女儿三毛》一文中,称三毛是自己家的女高音。张乐平有四男三女,正好排成七个音符,把三毛排上去,就是最后一个高音“哆”。由于陈平的积极推荐,《三毛从军记》得以在台湾出版。
  199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张建亚将《三毛从军记》改编成电影。他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写道:“张乐平先生在病榻上听了我的改编设想,他的话不多,《三毛从军记》是他很偏爱的作品,我明显感到他的犹豫,那是一种亲生骨肉让人领养去的伤感。”

  张建亚(电影导演):你们去看,这些东西有很精彩的段落,这些东西就是我原式原样照抄张老先生的。

  解说:1992年9月27日,在失去知觉整整八个月后,82岁的张乐平先生与世长辞。
人生的遗憾往往像编剧精心安排的,就在张乐平先生去世的同一天,电影《三毛从军记》拍完全片最后一个镜头。一年后,这部影片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儿童电影铜牛奖最佳影片奖,第一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许多奖项。而张乐平和三毛的名字也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谈论的中心。

  张建亚:它是四格漫画它只有四格,它很少有几个故事是八格讲完,它都是四格讲一个故事,四格给你的那种快乐,有时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演去讲,都做不到那样简练。
  华君武:我很懊悔他死了以后,我说我们一天到晚跟他开玩笑,喝酒也好,吃饭也好,就是开玩笑,拿他开玩笑,他不会拿我们开玩笑的,他不善于,他常常受大家“攻击”。我们跟他在一起,多少年都是这么样过来的。真正研究他的艺术,倒没有好好研究,没有去研究他。你看写他的文章的也并不是很多,去评论三毛也不是很多,这个我觉得很后悔的。
  方成:一般的连环漫画,你像我们看外国的连环漫画,都是很滑稽的,最后总要跟说笑话一样,最后一个高潮逗着你笑。他的画很特殊,他画的是悲剧,一般都是喜剧,喜剧性的东西逗你乐得要死,他不,他搞悲剧。用连环漫画来搞悲剧,这种是很少见的。
  张建亚:我拍《三毛从军记》的过程,我是想用心去跟张老先生接近一次,我觉得这是一个太累的事情。我觉得我现在功力还不够,我可能还会再拍三毛,但是我想要拍好三毛,真的,我们离大师还是很遥远。

  解说:张乐平虽已辞别人世,三毛的形象却历久不衰。几十年来,仅《三毛流浪记》一书总发行量就超过千万册。

  缪印堂:三毛他至今收到群众的欢迎,收到孩子们的欢迎,他不是炒作出来的,他是历史形成的,的确他是个艺术品,真正的艺术品。一个人他活到八十、九十直到去世,他的艺术,我看百年后、千年后还有价值,也许更有价值。

  解说:从1996年到1997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少儿类的75种入选图书中,三毛系列作品占了7种,《三毛流浪记》更是高居榜首。三毛依然以他独特的个性,散发着的迷人魅力感染和牵动着千千万万喜爱他,希望他健康成长的人们。

  李怡蓉:观众朋友,张乐平先生的夫人冯雏音女士曾经说过,三毛是乐平一生养育的儿子。9年前,也就是1992年,张乐平离开了我们。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三毛流浪记》的画页深处,一个可爱的艺术形象在不经意之间又一次令我们感动了。
好了,感谢你收看我们今天的《人物》节目,我们明天再见。

编导:潘丰生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 《人物》栏目
2002年11月15日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