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三毛

  解说:张乐平,浙江海盐人,享誉海内外的漫画大师,创作了不朽的艺术典型——三毛,被誉为“三毛之父”。
  1935年7月28日,第一幅三毛漫画在上海《晨报》副刊《图画晨报》刊登。这个头上长着三根毛的小男孩就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抗战期间,张乐平带领漫画宣传队辗转各地宣传抗日。1946年创作了《三毛从军记》,1947年6月到1948年底在《大公报》上连载《三毛流浪记》。
  50年代开始,张乐平创作了《三毛翻身记》《三毛日记》《三毛迎解放》等一系列漫画,塑造出一个乐于助人、爱学习、勤劳动的新三毛形象。

  张乐平:(原声)这许多“三毛”都不是凭空想象的,特别是这个《三毛流浪记》,因为我这个身世,幼年时代的有些地方类似三毛,所以画起来比较深刻。

  解说:在张乐平的家乡——浙江海盐有一座张乐平纪念馆,里面收藏了张乐平的原作精品、历次出版的画集,以及生前照片和遗物等。
在上海五原路有一幢小楼,是张乐平先生自1950年6月起居住了42年的地方。他的画室至今保持原样。

  张慰军(张乐平先生幼子):这里呢是我出生的地方,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我也是对这边非常有感情。我小时候都是记得有《小朋友》《儿童时代》《少年文艺》那些杂志里面有好多我父亲的作品,都是在这里画的,我从小在这里看着我父亲作画,包括“三毛”等等。

  解说:三毛的故事曾被拍成电影、动画片、电视连续剧,还有舞台剧、人偶剧、情景剧、音乐剧等等。其中,让人难以忘记的是1949年昆仑影业公司拍摄的电影《三毛流浪记》,扮演三毛的小演员王龙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龙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家协会荣誉理事):我从小,大概七岁到十几岁,拍过十多部电影,但是“三毛”是对我影响最深的,因为我感觉电影《三毛流浪记》为什么有那么大影响,是因为张乐平伯伯他的漫画深入人心,那么从“三毛”身上体现出了中国儿童的品质,天真活泼、善良、富有正义感。

  解说:少年儿童出版社作为中国成立最早的专业少儿出版机构,作为张乐平先生的生前单位,一直是三毛漫画出版的主力军,出版品种最多,持续时间最长。
  1959年9月,少儿社第一次出版了《三毛流浪记》选集,至今各种版本的《三毛流浪记》销售已破千万册。
  2005年,少儿社推出三毛系列漫画的彩图注音版和黑白版各4种,陆续推出多种礼品套装。还出版了一系列三毛衍生图书,其中《三毛大世界》获得1999年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
  “三毛”漫画享誉国际,2015年在法国荣获第42届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文化遗产奖。

  张慰军:作为漫画节还是“昂古莱姆”最大,就等于国际电影方面的戛纳电影节。我父亲的法文版《三毛》得了一个文化遗产奖,这是中国作品第一次在42年历史的昂古莱姆漫画节上得奖,它是唯一的一个,而且是因为法文版的发行,让很多法国人都知道了“三毛”,他们都觉得《三毛》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用翻译他们也能看懂,因为我父亲作画的时候基本就是很少用文字,尽量不用文字的那种创作手法。而且他们对中国一些历史的了解,都能从《三毛》这个作品上反映出来。我在法国碰到的那些读者和记者,他们都觉得说“三毛”没有过时,“三毛”其实是很富有的,一个小孩子经过这么多的经历的话,他以后肯定是一个很坚强的人。

  解说:2015年三毛形象诞生80周年之际,少儿社推出新书《三毛百趣记》。2016年,为了隆重纪念《三毛流浪记》销售突破一千万册,少儿社荣誉出品《三毛流浪记》珍藏版,以飨读者。
  阅读三毛系列漫画,我们可以看到三毛一路走来的身影:顽皮的三毛、从军的三毛、流浪的三毛、迎接解放的三毛、获得新生的三毛,就好像在看一部中国的现代史。
  三毛漫画以其所拥有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6年
2016上海书展(8月17-23日)首播(滚动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