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家风》·漫画大师张乐平

  解说:他是画小三毛的大画家,他是小朋友眼中的老好人,他作品无数。一件婚纱怎么会成了他的得意之作。千里认亲,才女三毛如何成了他编外女儿。漫画大师张乐平,尽在《中国好家风》。

  主持人(涂磊):品人生百味,看家国天下。欢迎收看由“治感冒抗流感连花淸瘟胶囊”独家冠名播出的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我是涂磊。欢迎所有来到现场的观众朋友们,欢迎你们!同样欢迎我们悦享团的成员、著名的媒体评论人石述思,美女主播尹舒舒。在节目播出过程当中,欢迎大家登陆新浪微博@中国好家风参与话题讨论,同时可以打开微信,搜索本栏目官方的微信平台来提出建议和获取更多的节目信息。今天我们请到的主人公是谁?他的家风又如何?我们先来看到一段小片。

  解说:上海市五原路288弄,小巷深处的这座小楼里,挂满了整面墙的这些漫画肖像,每一幅都出自大师的手笔,叶浅予、华君武、丁聪、黄永玉,而大师们所画的其实是同一人,他们的好朋友、这座小楼的主人张乐平。张乐平是中国漫画的传奇人物,1935年,25岁的张乐平在上海的《晨报》副刊上画下了这个只有三根头发的孩子,三毛的形象由此深入人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抗战期间,张乐平放弃工作,带领着一众漫画家辗转全国,以笔做枪,宣传抗日救亡。以这段经历为基础创作的《三毛从军记》、《三毛流浪记》,成为了一代经典。新中国成立后,张乐平更成为上海漫画界的中流砥柱,笔耕不缀。而这位被誉为“三毛之父”的大师级的漫画家,在朋友们的笔下,在孩子们的眼中,却始终是那个笑容可掬、和蔼可亲的老头儿。

  主持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出张乐平先生的小儿子张慰军,以及电影《三毛流浪记》当中三毛的扮演者王龙基先生,掌声欢迎两位。你好!三毛这样的一个形象深入人心,想问一下两位悦享团成员,你们听到“三毛”这两个字,想到的是怎样的一个画面?

  石述思(媒体评论员):我觉得就三点,苦难、勇敢、善良。反正三毛是我小时候的非常喜欢的一个漫画形象,一直伴随着他成长的。当然了,我觉得张乐平先生最牛的地方,就是他(三毛)面对苦难的态度,其实是作者(的态度)。他展示了这三样东西,对张乐平先生来说,他处在一个他年轻时代,肯定处在一个比较动乱的年月,流离失所,战乱纷飞,甚至面对饥饿啊,他用非常乐观豁达的态度,塑造了一个符号,反而让我们感到了那个时代的温度。

  尹舒舒(青年主持):因为刚才涂老师问的这个问题,其实我的回答特别地直观,就是三毛的形象,我觉得印象当中是那个圆圆的脸,就是那个影视作品当中啊,圆圆的眼睛,还有一个圆圆的小鼻头,再加上那三根非常醒目的头发。包括刚才我们扮演作品形象的王龙基老师一出场的时候,我一刹那,其实还依稀地能看到您那个样子。

  主持人:我问一下王老师,当年扮演三毛的时候,那鼻子是不是特意拿什么化妆?

  王龙基:泡泡糖的,而且那个时候是美国的泡泡糖,因为中国那时还没有泡泡糖。

  主持人:为什么要用泡泡糖把鼻子包成那样?

  王龙基:因为张伯伯笔下三毛的特点啊,就是三根毛和一个大鼻子,那么所以的话为了尊重原著,电影里这个鼻子就是蒜头鼻子。

  主持人:就更俏皮一点。我们问一下这个张老师,任何的作品都有作者的影子,所以说这画三毛的人,他本身和三毛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张慰军(张乐平小儿子):还是有,我父亲本身就是,很小的时候我祖母就去世了,那么所以他又这么一段时间,就是感觉他是很孤单的那个。而且在《三毛流浪记》里面有一段他那个,就三毛在当学徒的那一段,和他自己的经历很像。

  主持人:很像。所以说任何人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不由自主地会把自己带入进去。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好好地来了解一下张乐平先生,他的家风是怎样的?来看到一段讲述。

  讲述人(李林):1991年3月18日,上海市五原路288号,张乐平家的客厅里儿女们正忙碌着。他们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桌上摆上了漂亮的花篮,一个大蛋糕摆在桌子的正中,三儿子划着火柴,把蛋糕上的五根蜡烛一一点燃。这时候啊门打开了,大女儿推着父亲张乐平,大儿子搀着母亲冯雏音,出现在了门口,几个孩子一拥而上,异口同声说:祝爸爸妈妈金婚快乐!把父母就迎了进来,原来这一天是张乐平夫妇的金婚纪念日,张乐平哈哈大笑,原来是这么回事,你们神神秘秘的把我从医院接回来,原来是早有预谋啊。这时候小女儿拿出相机,爸妈我给你们拍张合影,好不好啊,来,亲密一点,一,二,茄子!大儿子也说,爸,妈,这么好的日子,你们得表示一下啊,庆祝庆祝嘛。张乐平的夫人说,我倒是可以唱个歌,可你爸爸呀五音不全,这可怎么办呀。那就跳舞跳上一段呗,好不好啊。张乐平扶着轮椅,站起来说,好啊,那就《一路平安》,来个《一路平安》吧。《一路平安》的音乐响起,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拥在一起,和着动听的旋律,就这样颤颤巍巍地跳了起来。

  主持人:刚才讲述当中我们也看到,其实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家庭,金婚嘛,儿女们很有心,很孝顺。然后呢,这个夫妇俩也非常地和谐,还跳着交谊舞。他们俩跳交谊舞跳得好吗?那个时代跳交谊舞的人很少啊。

  张慰军:那个时候,还是在30年代40年代,在上海跳交谊舞还是比较流行。是这样,我父亲那个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了以后,他就组织和参与了一个漫画宣传队,宣传抗日,所以呢我父亲就走了好多地方。后来来到了金华,我母亲呢也是,她演话剧,在金华碰到了我的父亲,后来呢我母亲和我父亲两个人就恋爱了。然后他们就到,1939年认识,1941年结婚,风风雨雨这么走,走过来50多年。

  主持人:50多年啊。我们看到这个,这张照片里面啊,虽然张先生穿的是中山装,但是您母亲这婚纱很时尚啊。

  张慰军:这个婚纱是我父亲自己做的。

  主持人:您父亲还会裁缝?

  张慰军:是,他手很巧,可以做好多事,他会做好多事情。

  主持人:您给我们说说,他都会做什么?

  张慰军:木匠活啊,什么都能做。他们就从上海过来,他们就接受了那些西方的思想比较早,所以结婚的时候呢,我父亲就是利用了当时战地医院有好多胶布,胶布,以前的胶布后面有一些……

  主持人:纱布。

  张慰军:纱布,就把那些废弃的纱布,他用手缝出来这么一个婚纱。这个婚纱,其实是我父亲的杰作之一。

  尹舒舒:您的父亲是不是一个特别浪漫的人啊?

  张慰军:表面上看还不是。

  尹舒舒:但是那个行为很浪漫啊。

  主持人:你懂什么叫浪漫吗?

  尹舒舒:我相信啊,浪漫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一样。

  主持人:你说你理解的浪漫是什么样?

  尹舒舒:我觉得如果说喜欢我的人,他很用心地为我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不管是大是小,我看到了他的对我的爱,看到了他的真诚,我就会很感动,我觉得就是浪漫。包括刚才您说您父亲做了这件婚纱,他的心思真的很细腻,而且又很巧妙,如果我是当时的那个女人,我会非常非常地感动,我觉得这就是浪漫啊。

  主持人:这个确是张乐平先生的这些举动,能够让我们告诉,生活当中浪漫并不是奢侈的东西,只要你心里有,你随时可以制造出一种浪漫。网上有一个段子,说这个说得挺好的,说如果你有几百万,你可以买辆跑车去追逐自己的浪漫;如果你有一百万,可以买一栋房子,来储藏我们的浪漫;如果你有几万块,你可以买份保险,来保险我们的浪漫;如果你只有几百块,你可以吃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来温暖我们的浪漫;如果你只有十块钱,你可以买一瓶矿泉水,来浇灌我们的浪漫。所以说,浪漫时时刻刻都可以出现,关键是你是不是有心而为之。

  王龙基:张伯伯这个浪漫呢,说明他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对感情的一种真挚地表露,他有付出啊,而且这种表示,他不按照常规出牌的,是一种创意。那么张伯伯给她做的这个婚纱,说明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妻子的热爱是用一种……

  主持人:那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王龙基:对,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是一种就是与众不同的一种表露。

  解说:这张婚纱照,始终挂在两个人床头最显眼的位置。五十多年,张乐平和妻子冯雏音牵着手,走过了金婚,走到了白头。张乐平和妻子冯雏音是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里相识相爱的,结婚当天,小两口的住所就遭到了日本飞机轰炸,张乐平亲手为妻子缝制的婚纱也毁于战火之中。为了糊口,他们曾摆过地摊,在最困难的时候,不得已变卖了结婚戒指。兵荒马乱、颠沛流离,张乐平就这样一路护着妻子,始终陪在她身边。

  主持人:我们刚刚说了张老师很久,我们说说您的妈妈吧。父亲是个好父亲,那母亲有什么特点呢?

  张慰军:我母亲,其实他们两个人性格不一样。

  主持人:性格上谁更强势一点。

  张慰军:上上下下。有时候我母亲占上风,有时候我父亲占上风。

  主持人:说说您母亲占上风的时候是怎样?

  张慰军:那我母亲占上风,一般都是因为我父亲喝酒,都是喝酒的事,我父亲喝酒呢我母亲就要干涉。

  主持人:我们听说其实在特殊时期的时候,您母亲为您的父亲挡了很多辱骂的电话。

  张慰军:那时候呢,电话本是能查到谁家的电话,经常半夜有电话打进来,都是我母亲挡住了。后来我母亲觉得,因为原来的房间也是我父亲的书房在外面,他们睡觉是在里面的。然后呢,就是把两个房间换一下,卧室在外面,我父亲的书房放到了里面,然后他,我父亲就住在书房里面,就让我母亲,我母亲就是主动地把那个电话、来人啊都挡住了。因为我母亲那个时候已经生病,其实她已经是身体不太好,但是她还是在这个方面她是做着呢。还有我父亲就是每天要去监督劳动,扫厕所啊什么,我母亲每天会叫我们,我和我哥哥到车站去接他,回来的时候,我母亲总是把他的爱喝的酒放好了。所以呢那个时候,是他们从来没有吵架,更不会为喝酒吵架。

  主持人:比如说,我刚才我听你这么一番话,我觉得这个女人疼男人的方式很让男人温暖。我虽然不想让你喝酒,但是我知道你喜欢,我又悄悄地为你准备,是一个极尽矛盾的一个念头。在有一些关键时刻,她会起身护着自己的丈夫,就这种女人疼男人的方式,是让人感觉非常地激烈,让人感受的非常地深刻。

  石述思:婚姻就是接受对方全部的过程,这真的是一次修炼,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心大特别重要,一定不能斤斤计较。其实很多优秀的人为什么凑不到一起,走不到最后,就是他不够宽容。他们俩都是属于可能懂这个,所以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主持人:所以孔子说,君子之道,忠恕而已,也可以放在夫妻之间。中心为忠,如心为恕,要有忠诚,也要有宽恕和包容。

  王龙基:我再补充一句好不好。伯母啊有非常大的优点,她自我牺牲精神。那么因为伯母是很有才的,也能演戏,但她为了这个张伯伯的话,她自己都放弃了。就是她在床头有三个日记本,一个日记本就记张伯伯每天外出的,联络的一些社会活动她记得,要提醒张伯伯,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另外两本就记,张伯伯在家里,就是家里应该干什么事情。所以一个成功的人士的后面,总有一个默默牺牲的一个人给他支撑着,张伯伯他的就是一个成名,就是成就,有他自己的努力,那么还有一半,是伯母的一个扶植和自我牺牲。所以他们能够就是,就是这么多年,这个就是这样的恩爱的话呢,伯母的自我牺牲,我觉得是非常值得提倡和尊敬的。

  主持人:瞧瞧这张照片,这个夫妻之间的合照,很少有这个眼神如此默契,没有大笑,有浅浅的微笑,但彼此对生活有相同的淡定,这种合影很传神啊。刚才说到,其实您父亲有七个孩子,还有一些编外的,有一些是收养来的孩子是吧。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到,下一段讲述,讲讲张乐平的那些孩子们。

  解说:一座小楼,多少编外儿女忘不了的家。一部经典源于怎样的愤怒,又充满了他怎样的希望。与人为善,忠厚传家,漫画大师张乐平,《中华好家风》稍后继续。

  讲述人:这件事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那时候啊,张乐平的大儿子张融融还在上小学,这天的傍晚张乐平正在画草图,夫人冯雏音在一旁辅导儿子的功课。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跟妈妈说,妈妈您知道吗,我们班那个熊耕发呀,他可可怜了。一旁正在工作的张乐平突然停下了笔,扭过头来问,怎么可怜了?我听说,他爸爸被日本兵抓走了,他妈妈呀嫁给别人了,他的外公外婆也都去世了,他现在已经没有家了。张乐平和夫人对视了一下,对儿子说,是啊,是挺可怜的,融融,你明天再看到这个同学啊,就跟他说,让他搬到咱们家来住吧,好不好?就这样,无依无靠的熊耕发搬进了张家,成了张乐平夫妇的“编外”儿子。张乐平啊有个习惯,工作的时候,房间里不能有其他人,他喜欢清静,不喜欢被人打扰。而熊耕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站在张乐平的身边,看他画画。于是张乐平给了熊耕发一个特权,自己工作的时候,熊耕发可以站在边上看。而懂事的熊耕发经常一边看,一边帮张乐平研墨,一来二去,熊耕发成了张乐平离不开的小助手。有时候画累了,张乐平就交给熊耕发两毛钱,让他到楼下去弄堂口买上两碗小馄饨。父子两个人坐在一起,一边聊着天,一边热热闹闹地吃着馄饨,那个场面啊无比温馨。

  主持人:有没有算过,就是家里面是七个(孩子),编外的(儿女)有多少个?

  张慰军:编外也没仔细算过,因为断断续续有好多。我小时候还记得,我父亲对,以前对一个很好的一个流浪儿,也姓张,他还到我们家来过,他在外地工作,后来呢就失去联系了,也不知道什么缘故。那么熊耕发就刚才那个熊耕发……

  主持人: 讲述当中的那个孩子。

  张慰军:讲述当中的那个孩子。

  主持人:他是正式收养了。

  张慰军:他是正式在我们家,我记忆当中,他是在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

  主持人:那会儿你们家的家庭情况怎么样?能够支撑这么大的一个开支吗?

  张慰军:虽然我父亲那时候工资也不是很低。但是就是家里人多,就没有那个(很宽裕),还是可以吧。

  主持人:还是可以。

  张慰军:不能很奢侈地生活。

  主持人:你会吃醋吗?

  张慰军:那不会。

  主持人:不会。

  张慰军:因为我们家有一个(传统),到现在还经常说起的。就我妈妈会在,会做一大锅饭,那个时候大家生活也不是很好,做一大锅饭,几个菜放着,反正是谁到我们家来,就是愿意吃饭就吃饭,所以我们家是非常热闹。有时候坐在一个桌子上,互相之间都不认识,可能是我的同学,可能是我哥哥的同学,也许是我姐姐的同学。只要是到我们家来,我妈妈就是会问,饭吃了没有,没吃在这边留下吃饭吧,就在这吃饭了。

  解说:张乐平的家,每一个张家的“编外儿女”,都曾在这里感受过切切实实的关怀和温暖,有时候甚至是特殊的优待。

  熊耕发(张乐平的“编外”子女):张伯伯有一次天冷,我记得他穿了呢子大衣,就牵着我的小手,从弄堂里面出去。我就问他,我说张伯伯带我去哪里啊?他就很神秘的样子,就说今天带你到七宝去,去吃羊肉,但是这个秘密,你回来以后不能跟兄弟姐妹说,要保守这个秘密。我马上点头,那还不行。我说行行行,不说。

  解说:张乐平爱孩子,他会尽力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无论是熊耕发这样普通人家的孩子,还是著名演员上官云珠亡故后抛下的一双儿女。

  张慰军:我父母亲和上官云珠阿姨关系很好,所以上官云珠阿姨去世以后,我父亲就很同情她的两个孩子,一个灯灯,一个他姐姐瑶瑶,瑶瑶(后来)也去世了。我父亲和母亲一直跟他们说,你们现在就可以把这里当做你们的家。他们的确也是对我父母非常好,直到(我父母)去世以后,我们兄弟姐妹还是很好,包括王龙基大哥。我们有这样一个很大的张家的子女,和张家的“编外”儿女的一个团队,每年总要聚会一次两次这样。

  王龙基:吃年夜饭啦,就是“编外”儿女一群全都在一起,灯灯也是必到之人。

  主持人:那您在里面是一个什么角色呢?您年纪相对大一点还是小一点?

  王龙基:我比他们的大女儿老大还大一岁,所以从小他们叫我三毛哥哥,现在叫我大哥的。

  解说:究竟有多少“编外”儿女走进过张乐平的家,谁也说不清。但是,每一个在张家生活过的编外儿女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里是他们共同的家,永远的家。

  韦然(灯灯,上官云珠之子):张伯伯跟张妈妈这两个人是很朴实很正派,就是很好的两个人。他不是说只在语言上去关心你,就是拿你当自己家的人一样。

  熊耕发:虽然我小时候家庭很困难,没有享受到儿童时代应该享受的物质生活条件。但自从我走进张伯伯的家以后,让我感受到了至今难忘的一段童年的生活。他们家的风气也好,周围人也好,都从他身上学习到这种优良的品质,我觉得这可以说是最宝贵的,最珍贵的,也值得我永远地永远地在心里纪念张伯伯。

  石述思:张老师在那个年代能把自己家改造成儿童游乐园了嘛,是吧,非常生动的儿童游乐园加社会福利院。你看张老师那个年代,他们很穷,大家生活都不如意,他们连成了一个大陆,能够互相取暖,更有人情味。其实我读张老师的故事,没读出别的,就仨字,人情味。人情味背后叫人味,人跟野兽有区别的,就是人有人味,人能对同类有发自内心的悲悯之情。我们现在活成自我,人味不够,人情味不够,这是一个莫大的反差。所以今天你把张老师的故事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半个多世纪了,回到今天能让我们内心怦然心动,这才叫真正的大腕儿,有人味的大腕儿。

  王龙基:从张伯伯那个就是,家里的就是这个“编外”儿女啊,就说明张伯伯呢,他不仅爱他家,不仅爱他周围的儿童,他爱这个所有的小孩。那么他有一个就是,1948年(按:应该是1949年)他自己做的一个徽章,是非常简陋,是用铁皮做的,但是我就非常珍贵。当时拍《三毛》的时候,他送给我一个,那么后面又重新再做了。那么它就是一个乐园,三毛拿着一个话筒。他给我讲过很多次,他说龙基啊,他说我希望中国的儿童都有个乐园,这个乐园是什么,就是每个孩子都有衣服穿,都有饭吃,都有书读。

  主持人:所以说,刚才我们聊到孩子的问题,有七个自己的孩子,还有“编外”的孩子,他们不正式的有这种所谓的收养和所谓的名分,但是一次又一次的,这个家庭当中断断续续地总有一些孩子加入到这个大家庭当中来,然后张老师对所有的孩子都特别地好。

  王龙基:不仅张伯伯、张伯母,他们七个这个兄弟姐妹当中,从我看到的我记得的,他们多一个朋友,多一个“编外”儿女,他们感到高兴,所以他们把父母亲这种大爱都传承下来了。

  主持人:所以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多想想别人的处境,彼此在一起的快乐,而不想到彼此索取或者付出。说到这儿呢,这个三毛三毛,我们经常会想起另外一个三毛啊。

  尹舒舒:所以刚才一直在讲,这个三毛三毛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那个台湾女作家三毛跟我们的这个乐平老师。

  主持人:跟我们的张老师。

  尹舒舒:对,乐平老师,有什么关联呢?

  主持人:我们会关联起来,貌似感觉毫无关联,因为但是都叫三毛,这似乎冥冥之中又有点联系。

  解说:台湾女作家三毛其实是张乐平先生的又一位编外儿女。她从小酷爱《三毛流浪记》,张乐平笔下那个经历了无数折磨,却坚持人生光明信念的孤儿三毛,被她引为知音。对“三毛之父”张乐平,她充满了崇敬。在一封给张乐平的信中,三毛写下过这样的话,三毛不认三毛的爸爸,认谁做爸爸?

  张慰军:80年代末,大概1987年1988年的时候,她(三毛)写了一封信。托她的亲戚,武汉的亲戚,特意从武汉送到上海,就跟我父亲说的,要认我父母做父母。

  主持人:来寻根问亲了。

  张慰军:寻根问亲了。然后她就回来,我记得很清楚,飞机着陆的一刹那,她眼泪不停地流,她说我出去这么多年,第一次回到自己的家乡。那么就,到了家乡其实她看到我父亲,“爸爸,妈妈,我回来了”,上海话。

  主持人:她会说上海话。

  张慰军:对,她会说上海话。然后把我父亲、母亲,让他们坐在沙发上,她就跪在地上,朝他们磕了三个头。这是我父亲真正的,就是其他的“编外”儿女里面,都是没有这么。

  主持人:没有这么隆重。

  张慰军:这么隆重有点,我父亲也有点,就是一下子很感动。

  主持人:也是喜爱。所以一部好的作品能够勾起多少好的回忆,能够融化多少人的心,能够使多少的故事勾连在一块儿啊。

  解说:这是三毛在张家住过的卧室,三毛和张乐平的合影至今仍挂在墙上,这对仅仅相处了7天的父女,却有着骨肉至亲一般的亲切。张乐平写过一篇《我的女儿三毛》的文章,他这样评价女儿:“看她那乐观、倔强、好胜、豪爽、多情而又有正义感,有时又显出几分孩子气,这倒真有几分像我笔下的三毛。”而对父亲张乐平,三毛说:“并不止张乐平先生如此待我厚我,他的家庭、夫人、子女,在这份宽爱人类的意识里,都不辱‘三毛创造者’这五个字背后的含义。”

  主持人:所以说,从刚才我们所了解的张老师对妻子、对孩子和三毛,我们看得出,其实张老师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这个人格魅力,说不上有多么的慷慨,有多么的壮怀激烈,但它就是生活当中的一些就像您所说的很有人情味。

  石述思:人情味。

  解说:坦荡而真实,他是个可爱的老头。与人为善,忠厚传家。漫画大师张乐平,《中华好家风》稍后继续。

  讲述人: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80年代,这天啊是个大雨天,80多岁的陆寅生老先生正在家里侍弄着他的盆栽,突然响起了敲门声。什么人,会在这种天气里头来串门呢?老先生一边回答着,来了来了,一边走到了门口。打开门却见门外站着一个陌生人,一手拎着两个点心匣子,一手啊拿着一支湿漉漉的雨伞,您是?是我啊,陆老师,张乐平,就是当年跟您学画的张昇,您还记得我吗?哎呦,张昇啊!陆寅生老先生的声音啊,都有点颤抖了,孩子,你是怎么找过来的呀,来来来,快进来,坐坐坐。来的这个人啊,正是张乐平先生,,而住在这里的陆寅生老先生,就是多年之前教张乐平画画的启蒙老师,两个人失去联系已经几十年了。就在头一个晚上,张乐平意外地得知到了老恩师的住址,他激动的一宿都没睡着觉啊。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冒着大雨,买了当年老师最喜欢吃的糕点专门拜访先生。而陆寅生老人呢,怎么也没想到,享誉全国的大漫画家张乐平就是当初他教的那个那张昇。而这个大名鼎鼎的学生还惦记着自己这个启蒙老师,想到这些,老人心里啊非常地暖。久别重逢,这对师生就这样坐在一起,知心的话聊都聊不完啊。

  主持人:刚才在这段描述当中,我们看到张老师那么大年纪,冒雨还去看望自己的老师,这也是体现出张老师特别地不忘本,特别地有人情味的一面。

  张慰军:我父亲第一幅漫画,一豕负(五千)元,(陆寅生老师)对我父亲等于是他第一幅作品的指导。后来因为我父亲到上海学徒,后来是他工作,后来是抗日战争,这么多年他们一直没有联系,但我父亲后来一直在找他,终于有一天知道了他在哪里住,然后他(我父亲)就是第二天就买了蛋糕,下着大雨他就去看他(陆老师),看他呢就是敲门的时候,他(陆老师)还不知道是我父亲,我父亲原来名字叫张昇,后来(我父亲说)我就是张昇。后来就一直来往,到我父亲就是他的老师去世的时候,我父亲身体也不太好,还去看他怎么样,一直保持着师生的关系。

  主持人:有良心,不忘本。那会儿张老师已经很有名气了。

  张慰军:对,他自己也是将近70岁了吧,将近70岁了。

  解说:在朋友当中,张乐平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称谓——“老好人”,他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教他画画的启蒙老师,还是登门求助的陌生人。

  熊耕发:张伯伯是人大代表,所以不认识的一个群众来向他求助,她说我是纺织厂工人,她男人啊,她爱人啊就是有病,拖了几个孩子,生活很苦,就是申请补助没有到位那个意思,按现在话说没有到位。后来我见张伯伯呢一边安慰她,一边就说了,这个事情呢你继续找领导,他说我呢也会打电话跟你们领导反映反映,看看能不能帮到你。他说我呢也没有很多的钱,就拿了钱来救急用,素不相识的人就这样帮助人家。我看那个阿姨呢就是千恩万谢地一直是(道谢):“乐平先生啊,张先生啊,你真是个好人,救了我们一家了!”一直在鞠躬,感谢。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画面始终在我脑海里面,印象非常深刻。

  解说:张乐平的脸上总能按到亲切的笑容,但这笑容的背后,却充满着一个漫画大师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主持人:那张老师创作《三毛流浪记》,这样的一个卡通形象,是不是也和喜欢孩子有关系?

  张慰军:那肯定了。

  王龙基:这个因为我比这个慰军要大很多了,那么所以,张伯伯在画《三毛流浪记》的东西,他跟我谈了很多,他为什么画《三毛流浪记》的,他不是为画而画。当时呢这个上海解放以前呢,就是一到了冬天就有收尸队,就是收尸的那个大板车,就在那个流浪汉啊,饥饿、饿死的、冻死的,尤其是小孩,那么他就把他弄走。那么一天下大雪,张伯伯的话呢,他路过那个乌鲁木齐路口,那个弄堂口啊,有一个卖烘山芋的,烘山芋就是用那个柏油桶啊做的,那么晚上,那个山芋不烘了以后呢,它还有点余热,有三个啊大概七八岁这个流浪儿童呢,光着脚,披着那个就是麻袋了,就把手伸到那个有余热的那个山芋的炉子里头去。那么当时张伯伯自己生活很困难的话,他看了以后呢他就走了。到第二天早上,很早,他又路过这里,他看到两个还没来得及收的儿童呢,冻僵在冻死在那个地方了,收尸队还没有收走。他说心里非常的愤怒,他要呐喊,所以他决心画《三毛流浪记》,这是他的原始动机。

  主持人:所以其实从《三毛流浪记》的这样的一个作品当中也可以看出张家的家风是怎样的。其实每次看《三毛流浪记》,我总是想到另外一部《格林童话》里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这样的作者,像张老师这样的作者,他会通过一个小孩的卡通形象来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在其中充满了那种悲天悯人的那种情怀,其实这样的作品极其地打动人。就像刚才王老师所说的,你别看他就简简单单几笔,不像现在的卡通一样很复杂,他的那种各种各样的神采,愁容也好,高兴也好,就跃然纸上,非常地活灵活现。让人看了之后,虽然简简单单的几笔,但是内心却感受很多。就像我们看到这六幅作品,这个抱着小狗,这个被恶狗赶上树等等等等,虽然都是很简单的绘画作品,但是非常地传神,能够分明地感知出一个孩子在当时的状况,对于生活的无奈。石老师你第一次看这个三毛的作品的时候,是多大的时候?

  石述思:我最初看是特逗,就三根头发你知道吗,他好玩儿。大头,细脖子,他很吸引孩子,对吧,怎么还有这样的儿童啊,怎么这么逗啊。而且漫画嘛,而且翻那个漫画书它也有很多搞笑的,它不全是苦难。但是你以这幅为例,我觉得其实涂老师有一点,它展示得比较明显,就是大画家张乐平对底层社会啊,他竟然充满着如此打动人心的悲悯之情,他对活的不如自己的人,尤其是孩子,他有同情,我觉得这是非常宝贵的品质啊。你从这个画来看,孤独的一个孩子,首先看到羊妈妈旁边有小羊,他会想自己爹妈哪儿去了,世界上最爱我的人都不在,还不如羊呢。你再看鸡,又遇到鸡,又刺激他,你看鸡,一群小鸡,他还是一个人。然后呢一群小狗,他还是一个人。怎么办呢,我也没有办法,我跟狗为伴吧还被母狗追,追到树上以后,突然发现树上有个鸟巢,鸟妈妈还有一群蛋,一群小鸟。这对生活入木三分的观察,对一个流浪儿童和背后千千万万流浪儿童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悲悯,我觉得这是那一代文人艺术家的共同特征。

  解说:张乐平“创造”了三毛,他通过三毛的遭遇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不公,为底层人民呐喊,他更身体力行,为穷苦孩子奔波。这是电影《三毛流浪记》里的一个片段,为了把三毛刻画得真实生动,张乐平曾和这些推车的流浪儿一起生活,成了贴心朋友。1949年4月,宋庆龄基金会为穷苦孩子募捐,张乐平带病创作了30余幅珍贵的三毛水彩画,拍卖所得全部捐给了需要帮助的孩子,这就是一个漫画大师对孩子的爱,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他有一颗热心,爱家庭,爱孩子,同情弱者;他有一双冷眼,看世间的万象,洞察秋毫;他更有一支妙笔,嬉笑怒骂,揭开丑陋和黑暗,也娓娓道来,描画这世间的美好和让人疼爱的、热爱的、经典的三毛。

  主持人:很感谢两位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帮我们还原了张老师一个丰富多彩的形象,也感谢你们带来张家的家风,同时让我们更加了解和重温了三毛这样的一个角色,谢谢你们来到节目当中。您现在收看到的是由“连花淸瘟胶囊治感冒抗流感”独家冠名播出的《中华好家风》,我是涂磊。节目过后呢,大家可以登录新浪微博@中华好家风参与话题讨论,同时也可以打开微信搜索本栏目官方的微信平台,提出建议和获取更多的节目信息。谢谢大家的收看,下次见,不见不散。

制片人 王东 主编 杨清媛 导播 陈国昌
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
2016年3月30日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