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仙桥座谈会群星璀璨

顾晓红

 

 

  作为一个工商业城市和文化重镇,上海不仅在工商业方面占了全国总量的一半,文教事业上也属“半壁江山”。解放上海时,中共中央特任命陈毅在担任军管会主任之外,还亲自兼任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可见中央对上海文化界统战工作的高度重视。

  “6月2日,陈毅市长主持召开的上海工商界座谈会,让广大工商业者吃了一颗定心丸。随后召开的上海文化界座谈会,则让文化界人士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党史研究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说,“上海解放之初,陈毅市长主持召开的这两个会议特别重要,使得许多动摇和徘徊中的前政权人士、资本家、知识分子放心留了下来,接受中共的领导,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来。”

  6月5日,陈毅、潘汉年等在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大楼九楼举行上海文化界座谈会,应邀出席的有科技教育、新闻出版、戏剧电影、美术音乐等各界人士162人,其中包括吴有训、陈望道、巴金、周谷城、周仁、吴若安、蔡尚思、冯雪峰、章靳以、陈白尘、周信芳、舒新城、曹未风、周予同、张乐平、梅兰芳、赵丹、秦怡、周小燕、袁雪芬、黄家驷、赵超构、徐铸成、杨刚、王芸生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可谓名家云集,群星璀璨。

  选择这里作为会场,并非随意为之。抗日战争时期,爱国进步人士在这里举办过不少讲座、音乐会和戏剧演出活动。吴耀宗、胡愈之、王任叔、雷洁琼、陈鹤琴等曾在此发起“星二聚餐会”,郑振铎、许广平、梅益、顾执中、王纪华、赵朴初等积极参加。名义上是聚餐,其实是座谈,商讨对日斗争对策等。

  参会人员也是慎重确定的。陈毅指示夏衍拟一份出席者的名单。夏衍编制了一个范围很广的名单,陈毅与潘汉年仔细商量,对名单又作了充分的研究和细致的增补,最终名单上列出了160多人。“这是我第一次与上海文化界见面,要讲讲党的政策,让大家安心工作,所以要记住团结面越宽越好。”陈毅当时说,“所有在上海的文化知识界代表人物,都要请到。当前最重要的事是团结。解放区来的和地下党的、党内的和党外的,都要团结。在不团结这个问题上,我们党过去是吃过大亏的,现在胜利了,更要特别注意。”

  会议从下午2时一直持续到晚上9时。穿一身黄布军装的陈毅,敞开心扉与上海文化界人士交心。他说:“我这个共产党人,不是天生的,我也算是知识分子出身。我翻译过波特莱尔的诗,写过小说、诗文。我个人的改变就经历了三个阶段:开头是地主出身,信孔夫子那一套;后来接受了新思想,改信了‘德先生、赛先生’,变成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最后从法国勤工俭学回来,经过矛盾、消沉、碰壁,才选择了革命的道路,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这几步我走得都不容易,有别人推动,也有环境的逼迫。”不是训话,不是自得,而是促膝谈心,上海文化界的名流对陈毅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也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会上,吴有训、陈望道、巴金等十多人发言,一致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新中国文化建设共同努力。

  “我父亲周谷城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后来父亲常常回忆起参会时的情景。”周骏羽说,“在那次会议不久之后,父亲收到毛泽东同志的亲笔信,邀他赴京参加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

——摘自2021年6月11日《联合时报》文章《浦江涌春潮》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