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平三子张苏军回望老家——海盐张家门

 

 

1975年海盐县文化馆美术学习班学员合影,右四为张苏军

  浙江海盐县海塘乡是我的父亲出生的地方,他的履历上写着:张乐平,1910年11月10日出生在浙江省海盐县海塘乡黄庵头村。他十几岁离开老家到上海打工谋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离开老家数十年的父亲,海盐口音一直很重,对家乡的感情也非常深厚,一直未变。

  我出生在上海,却在这片土地上耕耘过、生活过,所以我对海塘有特别的情怀。

  1968年北京一声令下,全国城市毕业的知识青年必须上山下乡去农村,跟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学毕业的我便在1970年从上海先去了江西农村。四年以后,因为政策有变,可以就近投亲插队,就设法联系了家乡,于1974年,我从江西转迁回到了海盐农村老家。

  那时,非常时期,还在靠边的父亲因十多年没回过老家,也想去故乡看看。他就特地和我的弟弟一起陪着我,送我到海盐。记得坐着当时的小客船,沿水路从上海大达码头出发,整整一个晚上才到西塘桥或者叫黄家堰的地方。我的老伯伯、大姆妈(我父亲的哥嫂,我们都这样称呼他们)早已在那里等候了。堂哥嫂们挑担装上我的铺盖行李,前往我的老家:海塘张家门,当时被称为海盐县海塘公社胜利大队三小队的地方。

  还没走到张家门村口,就远远看到黑压压的老老少少站着一大群人!当然,他们主要是为了迎接和看望多年没回故乡的我父亲,其次再认识一下将在日后和他们一起同耕作的我。

  我清晰地记着我父亲回老家的几天里,天天都很热闹,从早到晚就像过节一样。人流不息的各村乡亲友好,甚至县、公社、队的领导都先后赶来,向名声在外却还在靠边的父亲问好。乡情浓浓,至今难忘。

  几天后,我父亲和我弟弟回了上海。留下了我,开始了在家乡务农种地的生活。

张苏军临摹鲁迅诗词作品

  我要感谢我的老伯伯大姆妈和堂兄嫂们慷慨地接纳了我,还腾出房间,让我居住。我住的屋子,墙上贴着我临摹的鲁迅诗词书法等。我更感谢村里的乡亲们对我的热情和照顾。

  回忆起来幸福感动满满,我吃住在我老伯和堂兄家,当时正是年轻时,体力劳动让我饭量大增,我真害怕把我堂兄家的粮食吃空了。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怕我营养不够,总是在我碗里悄悄地添进个荷包蛋给我,而他们自己不吃。

  每天早上我肩扛着锄头出外劳动,除草、种地、种摘棉花,洒药水……在老家务农的那段日子里,我和乡亲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回。在乡亲们手把手教导下,学会了怎样使用农具,而且基本农活都干过(江西插队的地方是丘陵,和海盐不是种同样的农作物)。乡里乡亲们对我也非常关心和体贴,常让我尽量干些轻活。

 

  有天农地收工回家,我在路上看到生产队猪圈里一位农家女青年正在接生小猪仔。她不怕累不怕脏的专心投入,让我想起可以为她画幅画。感谢《海塘村编小史》约稿,我将沉默于箱底,那时的构思草稿找了出来。之所以后来没能成整幅画,是因为我离开了张家门迁回了上海。现在看来当时美术基础并不很扎实,而没能完成,也是一个遗憾。

张苏军素描作品

  劳动之余,我经常会从张家门走到海塘海边坐坐,这是我独自纾缓心情的最佳之地,潮涨时,远望波涛汹涌辽阔大海,豁然开朗。潮退时,看着农民高兴的在海边抓“梅大头”,“土天”(新鲜黄泥螺)等,满载而归,便跟着欣喜。海,开阔了我的心胸,也消除了我劳作后的疲惫。

  我在老家前后共生活了两年,其间也去了县文化馆美术学习班几次,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参加学习班的各乡学员合影。往日的青年,眨眼已老年。淡忘了的名字,现各居何处?还好吗?

  由于后来政策上的调整落实,我在1976年重回上海生活工作。

  一别祖籍老家——海塘张家门数十余年,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欣欣向荣,日新月异。我回去不多,可一旦去海盐,我都要找机会留时间回海塘,回张家门,喝上一碗感觉似旧的井水,看下我曾经劳动流下过汗水的土地,并去沿海塘而建的老沪杭公路走走,望望海。那一草一木,点点滴滴,回忆回忆,往事不会如烟。

来源: 读嘉新闻客户端 作者:张苏军 编辑:周伟达 责编:邓钰路

——摘自2021年4月5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