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艺术宫举办张乐平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

《三毛从军记》60幅原稿亮相

图片/晨报记者 何雯亚
制图/潘文健
晨报记者 詹 皓

 

 

  为纪念张乐平诞辰110周年,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11月10日至2021年1月5日举办“回眸——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张乐平是中国杰出的漫画家,他创作的三毛形象影响了几代读者,被誉为“三毛之父”。张乐平60多年的艺术生涯里,不仅以漫画名满大江南北,他的年画、速写、素描、水彩画、剪纸、中国画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这次展览展出张乐平400余件作品,包括漫画、国画、剪纸、时装设计、战地速写、彩塑、小说插图等,其中,中华艺术宫的珍贵馆藏作品《三毛从军记》60幅原作,是首次向公众展出。展览分为“不朽三毛”“绘事春秋”“辛勤园丁”三个板块。

  三毛形象最早出现在1935年上海《晨报》副刊上。他是上海普通家庭里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好胜心强,又会耍些小聪明,这一时期的三毛漫画从儿童视角来表现上海市民生活乐趣。抗战爆发后,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演变为一个心系民族安危的小人物,出现在《三毛从军记》里。三毛解甲之后成了流浪儿,他在旧上海遭受的种种欺凌和压迫,唤起广大民众的同情心。上海解放后,张乐平在漫画中依然保持三毛的儿童形象,让他在新社会的阳光雨露沐浴下健康成长,这一突破人的生理成长规律的非同寻常的艺术手法,使得三毛不朽。

  张乐平虽然以漫画闻名,但他的绘画却超越了漫画范围,这得益于他在上海一家私立美术学校一年多的学习,加上他聪颖勤奋,20岁已能熟练掌握速写、插图、黑白画、拼贴画、广告设计、时装设计以及泥塑制作,其中,尤以剪纸最为突出。画家秉承新兴木刻的现实主义道路,吸取欧洲剪影艺术手法来展现上海这个大千世界,将剪纸变身为一种现代都市艺术,开创了海派剪纸的先河。张乐平又把布料、色纸拼贴成作品,将泥雕与纸结合做成作品,成为中国现代艺术重要开拓者之一。

  抗战爆发后,张乐平发起成立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参加漫画宣传队,辗转各地,其作品用夸张的手法揭露鞭笞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与残暴,向大众吹响了团结战斗的号角;同时他用战地速写的纪实手法,把前线战士和志愿者的身影记录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张乐平除了继续漫画创作以外,对彩墨画的兴趣日益浓厚,晚年的创作基本集中于漫画和中国画两个画种上。

  儿童,是张乐平艺术生涯中一个乐此不疲的主题,从1936年的《小孤女》到1979年的《江南小女孩》,跨度近半个世纪。而画家在表现新中国儿童幸福生活时,选取儿童们在助人为乐中顾此失彼的有趣情节,来揭示他们天真活泼、真诚可爱的精神面貌。

——摘自2020年11月11日《新闻晨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