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现场丨张慰军:《三毛流浪记》如何从漫画变身电影

赵 玥

 

  1935年,漫画家张乐平创作了家喻户晓的漫画人物“三毛”,从此这个有着肉嘟嘟鼻子和三根头发的人物走进了千万百姓家中。张乐平也因此被誉为“三毛”之父。

  1992年9月27日,张乐平在上海逝世,但“三毛”及其故事依然活跃在图书中、电影里,并延续至今。

  张慰军8月13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永远的三毛,不朽的经典”《三毛流浪记》(电影绘本版)新书分享会在2020上海书展召开。活动现场,“三毛之父”张乐平的儿子张慰军为观众讲述“三毛”这一经典创作背后的故事,开启一场光影与文字的穿梭之旅。

  《三毛流浪记》是张乐平亲眼见到两个流浪小孩街头饿死的悲惨遭遇后,决心创作的长篇漫画,其中有张乐平在抗战时期及部队生活里的所见所闻,融入了他对当时上海流浪儿童们生活的深刻的理解与深切的同情。

  “父亲自己最喜欢的头衔是:儿童漫画家,而在我眼里,他是一个不怒自威、乐于助人、好喝酒又带点童真的人,他将自己的善良、正直,投射到了‘三毛’身上。”活动现场,张慰军这样回忆父亲张乐平的创作契机。

  在当时的环境下,张乐平创作的三毛的故事,可谓是大胆且敏感。在陈伯吹的鼎力支持下,1947年6月,《三毛流浪记连环画》在《大公报》付梓发表。没想到的是,一经发表,就火爆非常,引起轰动。

  为小读者签售“不仅《大公报》销量节节攀升,读者们还会把报纸上三毛的漫画裁剪下来,读者的来信也像雪花一般纷纷寄来。还有可爱的小读者心疼三毛每天饿肚子,专门给三毛寄来了金圆券,想请他吃一顿早餐。”张慰军介绍。

  《三毛流浪记》是如何从漫画变身电影的?讲座现场,张慰军介绍:“电影《三毛流浪记》是昆仑影业公司1949年4月1日开始拍摄的。当它在上海外滩开拍第一个镜头时,上海多家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因为三毛已如同现实中身边熟悉的小孩一样,深受广大读者的关心。同年新中国成立后,该片作为第一部国产故事片放映。由于是有正义感、有冲劲的年轻导演,又有其他友好单位支持,在天黑要戒严、只能白天工作的情况下,拍摄进展得很快。同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电影继续加拍镜头和剪辑,直至完成,拍摄时间才三个月左右。”

  当时,在接到《三毛流浪记》改编任务后,昆仑影业文学部主任阳翰笙立即编写了第一稿剧本。第一稿基本是按照张乐平先生原著的情节改编。由于送去当时政府的审查机构,没有被通过。第二稿由继任文学部主任陈白尘接手改编,想不到第二稿送审后仍被退回。第三稿的剧本由李天济完成。几经改动,电影的内容、情节和漫画原著有多处不同。

  这部不同寻常的电影,不仅跨越了解放前后两个时代,还是中国影史上第一部时下一流明星全员参与且零片酬的电影。拍摄电影中收到的善款,最后都用来为流浪儿童创办了“三毛乐园”,让孩子有饭吃、有地方住、有书读。

  《三毛流浪记》电影上映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喜爱,经久不衰。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三毛流浪记》电影绘本版,再现了该电影的大量经典镜头;不仅如此,还创造性地加入了《三毛流浪记》的漫画,并加以注音,让电影与漫画互相辉映,使银幕与画笔相得益彰,得到了张乐平家人的肯定。

——摘自2020年8月16日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