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和“三毛”一起在马路弄堂穿梭吧

省档案馆新馆举办《三毛流浪记》画稿文献展,告诉你鲜为人知的故事

王 丽

 

 

  杭州下了一夜的雪,早起出门,万物均已银装素裹。“巧得很,我父亲创作的三毛也是在这样一个风雪天诞生的。”在浙江省档案馆新馆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对到场嘉宾这样说道,他就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的儿子张慰军。

  1月26日在浙江省档案馆新馆二楼临展厅里,“穿梭在马路弄堂——《三毛流浪记》画稿文献展”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的时间为1月26日~2月12日,涉及许多珍贵的藏品,包括100幅张乐平《三毛流浪记》的高仿作品,档案文献50余件,张乐平先生使用过的物品,与三毛形象有关的10件实物,以及出版社发行的各时期不同版本的张乐平漫画文集等等。作为第一批参观者,我们有幸享受到了一个特别福利——专程从上海赶来的张慰军老先生亲自为大家担任了一次讲解员,那些关于《三毛流浪记》的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一一浮现。

“你敢画,我们就敢登!”

  在展出的100幅张乐平《三毛流浪记》高仿作品中,第一幅是名为《孤苦伶仃》的作品。张慰军说,《三毛流浪记》1947年6月15日首次登上《大公报》的就是这幅四格漫画。在这之后,《三毛流浪记》一共在《大公报》上发表了248期。《三毛流浪记》和《大公报》是如何结缘的,张慰军说,这里还有个故事。

  1947年初的某夜,一股寒流袭击上海。张乐平在回住地的路上,见到了三个流浪儿,他们围着一个小铁罐生火取暖。然而第二天,其中的两个孩子已经因冻饿而身亡。

  张慰军说,父亲经常穿上破旧的衣服与流浪儿一起坐在街边,在流浪儿最多的地方和他们交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他创作了《三毛流浪记》。

  “只是起初,父亲还没有找到发表作品的渠道。”张慰军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公报》的总编委托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向父亲约稿。“父亲说:‘我手中有一套作品,你们敢不敢登?’陈伯吹立马接道:‘你敢画,我们就敢登!’”于是就有了1947年6月15日第一张刊载《三毛流浪记》长篇连环漫画的报纸。

  《三毛流浪记》全篇没有一句旁白,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漫画讲述故事。随着《三毛流浪记》的连载,一时间,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被誉为“没有文字的文学巨作”。甚至很多人买《大公报》就是冲着那一版三毛的漫画。

小读者心疼小三毛

  展厅的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不同时期出版的《三毛流浪记》,从建国初期泛黄的连环画,到最近几年新版的彩图漫画。

  《三毛流浪记》从发表的第一天开始直到现在,仍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三毛在故事中善良勇敢、坚韧不拔的性格至今为人们所欣赏。

  而在众多的粉丝里,不乏许多著名人物。比如台湾女作家三毛,就是其中一位。而“三毛”这个笔名,就来自于张乐平创作的漫画“三毛”。1989年和1990年,作家三毛与张乐平见了两次面,并拜张乐平为义父。

  那些年里,与张乐平通信的海内外“三毛”迷源源不断,有意思的是,他们甚至会为“三毛”寄来自己制作的小衣服和小鞋子,并慰问“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在这次的展览中,就展出了“三毛”迷亲手制作的小鞋子、小衣服。

  而最最有趣的,当数一封读者来信。这是位当年才8岁的小读者吴阿妹,在信上她用铅笔一笔一划认真写道:“乐平先生:三毛今天又流浪了,你为什么不待他好一点呢?以后如果你再虐待他,我要请他到我们家来住了……”让人忍俊不禁。

  此次展出的展品里,有一张黑白照片非常特别,这是1949年,《三毛流浪记》被拍成电影后,三毛扮演者王龙基与所有出演的女演员的合影。

  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照片里的女演员们许多竟是当年最火的明星:黄宗英、吴茵、上官云珠等等。“这张照片还有一个男演员版本,好多也是当年文艺界的大腕,比如赵丹、孙道临。”张慰军说。

——摘自2018年1月27日《钱江晚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