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三毛创作者张乐平在沪故居 爱闯闯 |
||
大朋友小朋友,还记得我吗? 我是三毛,头发只有三根毛的小鬼。 我爸是张乐平,我猜你也是个小漫迷,还有个浪迹天涯的美梦,最关键是你很喜欢我,哈哈! 你是不是真喜欢我,测测就知道! 1、我爸哪年生的我? 2、为什么我爸也叫三毛? 3、我爸生前住在上海哪里? 4、我爸创作时最喜欢干什么? 5、女作家“三毛”和我什么关系呢? 探访三毛创作者张乐平在沪故居! 我爸和我的故事 我爸,张乐平,出生于浙江海盐。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他最早的美术启蒙者。我爸是兄弟三人中最小的一个。按照中国北方和华东一带给孩子取乳名的习惯,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往往就大毛、二毛、三毛……依次排下去,所以,他也叫“三毛”啦! 13岁时,他就创作了平生第一张漫画,在家乡当地名噪一时。15岁,他来到上海,在一家木行做学徒。老板也喜欢绘画,经常与他进行探讨,使其画技进步很快。 后来,他进过私立美术学校,在印刷厂当过实习生,在广告公司绘制广告画,也为教科书画插图。这些经历让他逐渐成长为一名漫画家,开始向杂志社投稿。 1935年春夏之交,我终于诞生了,独特的形象很快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偷偷告诉你,我爸超喜欢小孩儿,一生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孩子为题材的。而我,不仅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他最疼爱的孩子。 抗日战争时期,他也随着宣传队奔赴各地开展宣传。这期间他以抗日为题材的所有创作,成为后来《三毛从军记》的素材来源。 1938年正值抗战最艰难的时期,他还曾担任过漫画队队长,并出任《前线日报》的主编,在东南地区坚持漫画宣传工作直到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他重返上海,开始新的漫画创作生涯。继《三毛从军记》之后,另一部传世之作《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上连载,激起社会强烈反响。
欢迎来我家坐坐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五原路288号,这是我爸生前在上海的住所。这幢小楼可是我爸张乐平先生居住了42年的地方呢!我带你到家里坐坐。 面朝马路有条三十来米的小弄堂。 弄堂的墙上,一不小就能看到我童年时的各种恶作剧。 探访三毛创作者张乐平在沪故居! 弄堂走到底右手边就是我家了,门台做的很是那么回事呢。 这房子建于20世纪30年代,假三层,是一幢近代里弄式花园洋房。 零八年被徐汇区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直到2016年才把房子腾出来修缮后供民众参观。 一层,大部分房间原为他人居住,现整体布置为张乐平展厅。一些手稿、原作等,很多为后人捐赠。 二楼最大的一间朝南房是客厅、是画室、是书房。沙发也坐过很多文化名人。真是房间虽小,生活却很滋润呢! 我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好激动! 我爸也收藏了很多工艺品。 主卧靠窗是沙发和桌子,有点挤了。 桌子台子上面都会放块玻璃,玻璃下垫着白色钩花垫子。虽然不豪华,但看得出我爸妈对生活还是很有追求的。 我家院子也是个神奇的地方,有柚子可以吃哦! 还有我的小雕像呢!是不是很可爱? 要问我有多可爱,有一很好的证明哦。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生性浪漫,三岁时看了我爸创作的《三毛流浪记》,也就是她和我正式见面了!第一次她见到我后就抱着不肯放,说特别喜欢我。后来居然以“三毛”为笔名,还认了我爸为她爸爸,是不是一段奇缘? 1989年,她千里来沪寻父,被传为文坛佳话。我爸晚年时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也倾注了巨大的热情。 最后,再告诉你个小秘密——我爸是个老酒鬼! 酒,是他清贫一生中唯一的嗜好。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在老酒一杯以后出来的。50年代,他在解放日报工作,工作非常繁忙。常常半夜里突击画稿。解放日报的人至今还记得,他总是带着酒,喝完以后,大笔一挥,作品就出来了。 文革中,"张乐平不许喝酒″的标语一直贴到了家门口。一向本分的他,却"恶习难改″。有时候连写检查的时候,也把藏着的酒偷偷拿出来喝。 1992年,在他遗体告别会上,老友丁锡满特地献上一瓶花雕酒,并为之斟酒送行,眼含热泪悲痛万分地说:"乐平,再干一杯吧!″ 谢谢这辈子和老爸相遇,希望下辈子还能做父子。 ——摘自2017年12月8日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