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公映的第一部电影《三毛流浪记》

 

 

三毛漫画改编电影

  七十年前的1947年,漫画家张乐平先生创作的《三毛流浪记》与全国的读者见面了,在全社会引起了非常热烈的反响。三毛这个流浪儿的形象,既给人们带来欢笑,也让人流下了眼泪。

第一幅漫画《三毛流浪记》在上海《大公报》刊登

  圆鼻光头三根毛,贫困凌辱一人扛,这就是深入国人心中的经典形象——三毛。一个尝遍孤苦的流浪儿,一段悲惨心酸的经历,一部传世之作——《三毛流浪记》。

   1948年12月,制片人韦布取得了电影的改编权,后由冯亦代、陈鲤庭等人牵头,最后决定由夏云瑚、任宗德合作经营的上海昆仑影业股份有限公司拍摄。1949年,上海昆仑影业公司将著名漫画大师张乐平笔下的系列漫画《三毛流浪记》搬上了银幕。影片风趣诙谐,笑料层出不穷,无情的鞭挞了旧社会的冷酷和不平。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在上海公映的影片,电影《三毛流浪记》成为所有的中国人心中的不朽经典。

电影海报《三毛流浪记》

电影《三毛流浪记》摄制组合影
(左七张乐平,1949年4月)

电影《三毛流浪记》导演

赵明
电影代表作:
《三毛流浪记》
《团结起来到明天》
《铁道游击队》
《凤凰之歌》等

严恭
电影代表作:
《三毛流浪记》
《卫国保家》
《祖国的花朵》
《青春的脚步》等

  电影中,主人公三毛流落街头,像漫画中所描绘的那样,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过三轮车等等。后来,被一位贵妇人收为养子,让他学习许多上流社会的礼节,并为他举行了一次鸡尾酒会。三毛不满意贵妇人家的荒淫和虚伪,纠合一群讨饭的小伙伴,冲散了酒会。然后他披上破麻袋,又回到流浪儿童中去。影片中大部分的情节是根据漫画原著改编或受其启发而创作的,但其中贵妇人收养三毛的一段故事情节与原著中三毛因见义勇为而被收养的内容完全不同,编导者的这一改编,也许是出于当时时代的需要。

漫画《好梦不长》与电影中的相关镜头

漫画《弹簧门外》与电影中的相关镜头

漫画《推车上桥》与电影中的相关镜头

漫画《减价竞卖》与电影中的相关镜头

漫画《最后主顾》与电影中的相关镜头

漫画《人皆有母》与电影中的相关镜头

“小三毛”王龙基

电影《三毛流浪记》主演

  这是导演严恭找来的“三毛”——王龙基。严恭在昆仑公司门口碰到他的时候,他正因两个大孩子“打弹子”输了不认账而打架,这种倔强、不示弱的个性正是三毛的特征。后来大家才知道他是著名音乐家王云阶的儿子,王云阶也是本片的作曲。

“三毛之父”张乐平和“三毛”王龙基(1949年)

  王龙基当时虽然是音乐家王云阶的儿子,但从小过着清贫的生活。童年时期,也曾经历过如流浪儿三毛般的苦难生活,睡过稻草,饿得口吐黄水。在影片开拍前,导演特地带着王龙基到流浪儿聚集的贫民窟体验生活。他和流浪儿们一起推运粮车,一起抢饭店倒出来的剩饭,甚至和流浪儿们成了好朋友。这些也都帮助他很好的融入了角色。

《三毛流浪记》公映时的电影海报

  拍摄过程中,在导演的指导下,王龙基把握住了讽刺喜剧表演风格的特别要求,显示了自己的艺术天赋。比如在影片中,当三毛把偷来的钱包归还失主后,失主感激地要给他钱以酬谢时,三毛一面高声拒绝着“不要,不要”,一面夸张地举手过头,连连摇晃,然后背起双手,昂首挺胸,踱着方步离去。这样的表演非常夸张,但又十分自然,形象地表现了三毛是非分明、扶危助难的品格,既显出小孩子做了好事后按捺不住的得意和陶醉,又显出了三毛长期浪迹街头渲染的“江湖气”。

  为了做到和漫画中的三毛造型相符,每次拍摄前他都要化妆。他的那蒜头似的圆圆的鼻子是用泡泡糖做的。而头上那三根毛其实是三撮毛,把三根铜丝一端贴在两张橡皮膏上,铜丝外面粘着毛线,再把橡皮膏贴在脑袋上。为了贴住这三撮毛,负责造型的辛汉文每天都要给王龙基剃头,要把他的头刮得光光的。有一次,他实在受不了,头来回摆动,造型师用手打了他一下,顺口道:“小赤佬,头不要乱动!”小小的王龙基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没处发,这下可好,他立即回过头顶了一句:“你是——老赤佬!”“小赤佬!”“老赤佬!”结果俩人大吵了一场。当时的场面,在电影中再现了出来,就是三毛被富人买去当义子,流浪儿大闹命名宴会后,三毛和贵妇对吵的场面和对话。

  影片《三毛流浪记》还出现了中国电影史上唯一的一次“众星捧月”的盛况。赵丹、上官云珠、吴茵、黄宗英、中叔皇、孙道临、魏鹤龄、项堃、奇梦石、刁光潭、朱琳、王静安、沙莉、汪漪等当时上海滩的大明星都来给小小的“三毛”当配角跑龙套,甚至有的人只有一个镜头。当年的这些大明星完全是不计报酬的,服装、造型自己解决,他们的初衷就是为上海滩的这些流浪儿童能尽自己的一些力量。

三毛电影走向世界

  影片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公演,不仅在国内倍受赞颂,盛演不衰,并且在国外广受好评。

   1958年和1980年,全国两次重新印制拷贝发行。1981年,该片又由香港和东南亚国家配成粤语放映,许多远离故土的老华侨,从影片中重温了昔日上海的风土人情,看后激动不已。

在香港上映时的电影广告(1981年)

  1981年,第35届戛纳电影节上映《三毛流浪记》,接着在巴黎六家影院接连上映两个月,场场爆满,誉满全城。1983年,在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中荣获评委奖。1984年,荣获意大利第14届季福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荣誉奖。

张乐平与王龙基的合影(1981年)
背景为《三毛流浪记》在法国放映时的电影海报

  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之际,该片被评为“我最难忘的百部中国电影”之一,王龙基扮演的三毛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形象”之一。2009年,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上,王龙基凭借着六十年前的《三毛流浪记》,获得了“建国六十周年儿童电影经典形象”奖。这部与共和国同龄的电影,成就了王龙基与三毛的不解之缘。电影《三毛流浪记》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不朽经典。

——摘自2017年3月3日微信公众号《三毛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