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读书会
留住记忆 走进文化 第二次活动

与三毛一起悦读人生

 

 

  主讲嘉宾:张慰军 王龙基
  时间:2016年4月23日 9:00 地点:徐汇艺术馆

王剑虹:三毛也属于今天的孩子

  三毛是一个跨越几代人、穿越不同时空、形成亲子话题的漫画人物,这一形象正在走向国际影坛,张慰军创造性地让三毛形象形成了动漫产业链。曾在电影《三毛流浪记》中扮演三毛的王龙基,出身音乐之家,最终却成为了高级工程师。这其中的故事,既有与艺术错位的部分,也有与艺术交集的内容。而最值得回味的,是“三毛”这一形象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张慰军:三毛,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没上学就为当年出版的《三毛流浪记》题写封面字,直到现在为了“三毛”四处奔波忙碌,张慰军的人生与“三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其实自己和一般家庭长大的孩子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因为父亲张乐平画三毛,所以我的人生肯定受其影响。”

三毛,不只是儿童漫画

  曾有报道引用了张慰军的一段话:“20多年前有人做过调查,发现三毛漫画的销量很高,但小孩子不喜欢看,都是父母买给小孩子看;前几年又有人调查三毛的书,发现当时不喜欢看的小孩现在(长大了)却开始喜欢看了,他们成年后,还会买给自己的小孩看。”

  那么是不是说张慰军认为孩子不爱看三毛漫画呢?张慰军说当时自己可能表达得不够清楚,家长买给孩子看这种情况现在依然很多,现在张乐平故居开放了,去参观的人很多,“他们都说小时候看过三毛,有的是父母亲作为礼物送给他们的,有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的,而现在他们也会买了给他们的孩子看。”“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三毛不只是给孩子看的,主要还是给大人看的。就像安徒生童话有很多内涵,还是要大人看了才能理解,像《卖火柴的小女孩》,特别是《海的女儿》,你给小学三四年级的小孩看,肯定不能很好地理解。”

三毛,代表了一种精神

  也许因为《三毛流浪记》的关系,三毛总是给人一种悲苦的感觉。张慰军说,其实当时张乐平创作三毛的定位并不是苦孩子,而是弄堂里的“小巴辣子”,很调皮,有时候会做点恶作剧,但很有正义感。“后来我父亲参加抗战八年,他在前线经历了很多,我父亲的创作理念起了很大的变化。”而《三毛流浪记》和《三毛从军记》都是这之后的作品。“很多人都是看着《三毛流浪记》长大的,觉得这个穷孩子和现在的社会有些脱节,其实三毛的精神很值得学习。他很坚强,总是对前途充满希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现在小孩子生活条件好了,但正是缺少这一点精神,我觉得三毛还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

  去年,法文版《三毛流浪记》在第42届法国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上获得文化遗产奖,今年获得这一奖项的是《父与子》。张慰军告诉记者,当时法国评委除了认为《三毛流浪记》反映了中国的一段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外,还认为一个人年轻时候有三毛这样一段经历,是他的一笔很大的精神财富。

合作,曾经历种种曲折

  三毛将要被好莱坞拍成电影?张慰军说,其实早在十来年前,三毛就被国外的电影人看中了。“1982年,电影《三毛流浪记》在法国戛纳电影节得了一个特别奖,在巴黎放映了六个星期,当时这位导演看过这个片子,印象很深。然后他又去找了书来看,觉得很喜欢,就来找我们谈了。”

  张慰军告诉记者,这个电影曾在车墩举行开拍仪式,当时的比利时王储到场参加剪彩。但后来投资方高层进行了调动,新的负责人停止了这一项目。“因为有合同,所以我们一时也不能再和别人合作。”张慰军说,一直到合同过期,好莱坞的独立制片人赵芸来找他们提出要拍三毛的电影,双方才签了新的协议。“肯定是合拍片,不是我们把‘三毛’卖掉了。”张慰军强调,“协议中有明确约定,不能把三毛拍成小丑,只是搞笑而已。”

续写,不希望再画漫画

  三毛的漫画从创作至今已经过去了数十年,画中的内容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有相当的距离感,有没有必要“续写”三毛呢?

  张慰军明确表示:“我不赞成再用四格漫画的形式来画三毛,别人画的三毛,没有一个人能超过我爸爸。如果只是简单地画一个什么三毛飞上太空啊,没什么大的意思,为什么一定要三毛呢?你可以五毛、六毛都去画一个飞上太空什么的。你一定要画三毛,那就要有他的性格、精神。”

  张慰军比较赞成用三毛这个形象来做点漫画以外的事情,比如拍影视剧,比如做成游戏。如今三毛的电影版权签给了好莱坞的独立制片人,电视剧版权签给了浙江一家公司。今年是《三毛从军记》发表70周年,一个以《三毛从军记》以及张乐平在抗战时期所作宣传画为主要内容的全国高校巡回展已经启动。此外,全国性的张乐平绘本奖也正在筹备中……

王龙基:三毛是中国儿童缩影

  王龙基有两张名片,一张是中国印刷电路业协会名誉秘书长、高级工程师,一张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三毛形象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两种身份截然不同。在接受采访时,王龙基不断有电话进来,都是与他第一个身份有关的。问他是不是与三毛有关的事只在他的社会活动中占了很小的比例,他点头道:“但是很重要。小不一定是次要的,虽然在我社会事务中占了很小一部分,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一次主演 一生缘分

  9岁时主演电影《三毛流浪记》,使得王龙基与“三毛”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缘分。说起当年的那部电影,王龙基有很多话要说。王龙基“最希望”记者写的并不是他自己,而是与这个电影有关的那些“叔叔阿姨们”。

  王龙基嘴里的这些“叔叔阿姨”大都是当时文学、电影、话剧领域的精英翘楚。“我举个例子吧,《三毛流浪记》的编剧署名的只有杨翰笙,但实际是上三个人。第一个是杨翰笙,他写完第一稿就走掉了,因为白色恐怖。第二个是陈白尘,他是个大文豪,他写了一稿也走掉了。第三个是李天济。我曾问过李天济,我说天济叔叔,这三毛电影里有很多你的喜剧气氛,你为什么不署名?他说龙基啊,陈白尘这么有名的大师都不署名,我怎么敢署名啊。”当时电影界话剧界的一大批明星如上官云珠、中叔皇、吴茵、林默予、黄宗英、赵丹、孙道临等都在《三毛流浪记》中担任群众演员。王龙基说:“他们对我的潜移默化影响很大。我觉得我们现在社会缺少的东西,正是这些前辈们身上有的东西。”

  “要体验生活,你演什么,就要学什么,要知道什么,要像什么!”王龙基说。难道王龙基演流浪儿三毛也会去体验生活?还真去了!当时王龙基被导演严恭带到流浪儿出没的地方,看流浪儿争抢着推三轮车过桥讨几个钱,看着在凛冽寒风下饥寒交迫的流浪儿围着熄灭的炉子取暖。拍摄《三毛流浪记》的时候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为真实再现流浪儿的悲惨生活,王龙基穿着极少、极破旧的衣服,甚至全片都要光着脚。在大人穿着棉鞋都冷得跺脚的时候,王龙基仍然光着脚,直接站在冰冻的地上。

  “拍完《三毛流浪记》以后,我母亲父亲奖励我,说给我买双皮鞋,我根本就不穿。因为光脚光惯了,穿皮鞋很不舒服。我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都没穿过皮鞋。”

“三毛一辈子都在鞭策我”

  虽然成功主演了《三毛流浪记》,但王龙基的演艺生涯却很早就结束了,他改行当上了工程师。不过“三毛”对他的影响却是一辈子的。

  “拍这部电影以后,对我来讲就是做什么都要争取第一、要做最好,希望对得起三毛这个我热爱的形象,他一辈子都鞭策着我。”王龙基说。

  王龙基如今还是三毛形象发展公司的副总经理,“我为什么要义务做这个副总经理?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不能老是妄自菲薄,国外的东西虽然也有好的,但我们中国人更要尊重自己的传统,三毛绝对不比阿童木、不比唐老鸭差,我们吹捧别人东西很起劲,但对自己的东西宣传得不够。”

  王龙基认为现在的孩子也喜欢三毛:“我有三个孙女,他们小时候很好动,但是放‘三毛’电影他们能从头看到底的,我觉得小朋友都很喜欢。”

  “现在的孩子看《三毛流浪记》可以了解过去,还可以学习三毛的善良、正直,“他是一个中国儿童的缩影,聪明,调皮,但富有正义感,不畏权贵、追求光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去克服,现在很多孩子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王龙基说。

《三毛百趣记》书影

——摘自2016年4月24日《新民晚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