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80岁了!

五原路288弄3号张乐平故居11月10日开放

施晨露


 

  为筹备“80岁的三毛”漫画展,上图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向社会各界征稿,经过专家评审,这些来自民间的作品与特邀漫画家创作的作品一起在上海图书馆展出。

业余组优秀奖:《铁的见证》吴济良

业余组优秀奖:《永不忘却的记忆》沈非

业余组优秀奖:《现代三毛》卞家华

  从上世纪30年代初诞生的顽皮三毛,到上世纪40年代的《三毛从军记》、《三毛流浪记》,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迎来新生活的三毛,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今年迎来了80岁“生日”。昨天,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联合相关单位和张乐平先生后代,展开了一系列“今年三毛80岁”活动。

  上海图书馆是三毛“身世”的发现地。1991年起,张乐平先生之子张慰军来到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开始对张乐平作品和资料的查找。1992年,徐家汇藏书楼收藏的上世纪30年代报刊上,发现了数十幅早期三毛漫画。1998年后,张家后人又在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阅览室馆藏中找出了100余幅三毛漫画,其中最有价值的作品甚至改写了三毛的生日和诞生地。据张乐平回忆,第一幅三毛作品诞生于1935年春夏之交的上海《小晨报》,但《小晨报》创刊于当年9月12日,时间难以对应。过去所知的三毛诞生地有几种说法,一说是发表于1935年11月23日《小晨报》,另一说是刊于早于该报的《独立漫画》。而在上海图书馆所藏1935年7月28日《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发现更早的三毛后,7月28日也正式成为三毛的“生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还重现了张乐平的艺术创作生涯。如他在上世纪30年代的漫画创作状况,后人知之甚少,通过史料发掘,成立于1937年8月的救亡漫画宣传队走入人们视野。1937年抗战爆发,张乐平与上海漫画界同仁成立救亡漫画宣传队,由上海另一知名画家叶浅予为领队,张乐平为副领队,率队离沪宣传抗日。1939年,漫画队在桂林兵分两路,张乐平担任奔赴前线的队长,是当时坚持战斗岗位最久、辗转各省各地最多的漫画家,直到抗战胜利。1945年,张乐平从广东重返上海,开始新的漫画创作生涯。

  昨天研讨会上,专家指出,抗日烽火锤炼了中国自己的漫画队伍,让三毛从可爱的孩子成长为完整、成熟的漫画形象。1946年后,张乐平先后画出《三毛从军记》、《三毛流浪记》两部大作,与他在抗战期间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深厚积累分不开。

  自称比三毛年轻两岁的78岁画家戴敦邦说,张乐平的人物造型能力一流,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三毛头上的三根毛,其实从《三毛从军记》中三毛戴的帽子,到他的草鞋扣子,种种造型细节成就了三毛的整体形象。
   如何让三毛与现代观众贴得更近?画家天呈认为,近期热映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可以带来启示,用更具时代感和冲击力的元素“包装”三毛,让三毛重回年轻人视野。

  张乐平之子张慰军昨天透露,正在修缮中的张乐平故居初步拟定于今年11月10日——张乐平诞辰105周年之际,向公众开放。五原路288弄3号是一栋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张乐平在此居住42年,绘制了大量美术作品,《三毛学雷锋》、《三毛爱科学》等一批“三毛复出”之作在此诞生。

——摘自2015年7月29日《解放日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