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纪念张乐平三毛漫画形象诞生80周年

“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他拍成小丑”

徐 颖


 

  昨天,是张乐平先生创作的三毛漫画形象诞生80周年。作为中国本土漫画的经典形象,三毛早已家喻户晓。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联合相关单位和张乐平先生的后代,在上海图书馆的“上海客堂间”开展“今年三毛80岁”系列活动,一起为三毛庆生。在纪念座谈会上,针对当下流行颠覆经典和名著的现象,著名国画家戴敦邦认为这是无能,也很不道德。“不要轻易给三毛形象弄点什么,比如给三毛配上手机或电脑,这不是现代化。”

  三毛生日是怎么确定的?

  三毛,那寥寥几笔、那三根活泼的头发,是许多人童年回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上世纪30年代顽皮的三毛,上世纪40年代从军和流浪的三毛,以及后来获得了新生活的三毛,每一个形象都深深刻画在经历过那些岁月和追溯过那些岁月的人的心上。
   那么,“三毛”的生日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一切还得从“三毛”与上海图书馆的缘分说起。据张乐平先生回忆,第一幅三毛诞生于1935年春夏之交的上海《小晨报》,实际上《小晨报》 创刊于当年9月12日,三毛的摇篮肯定另有所属。以往人们所知的三毛诞生地有几种说法,一说是发表于1935年11月23日《小晨报》上的三毛,另一说是刊在早于该报的《独立漫画》上。但是,在张乐平之子张融融和上海三毛形象发展有限公司的汪英﹑祁国生等在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阅览室一次次不懈地寻找中,终于在上海图书馆所藏1935年7月28日的《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发现了更早的三毛。目前,三毛生日的确定,就源于这一发现。
   上海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不仅丰满了三毛的身躯,同时也重现了张乐平先生的艺术创作生涯,弥补了一批缺失的资料。如他在1930年代的漫画创作状况,后人知之甚少,通过史料发掘,成立于1937年8月的救亡漫画宣传队逐步完整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部《三毛之父“从军”记》再现了这段难忘的历史。
   据统计,张乐平先生的抗战漫画作品90%得益于上海图书馆的帮助而重见天日。《三毛流浪记》原连载于1947年6月15日至1949年4月4日的上海《大公报》上,之后曾结集出版。

  当下该如何演绎三毛形象?

  “三毛”曾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剧作,电影《三毛从军记》的导演张建亚在纪念座谈会上难掩对这个漫画人物的喜爱。他表示,自1992年电影拍摄至今,几乎每年暑期都会播放两三次,可见其影响力。“‘三毛’陪伴我们那代人长大,希望他能一代一代活下去,陪伴所有的年轻人长大。”

   国画家戴敦邦曾为电视剧《三毛流浪记》做过人物造型。他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好。“与张乐平先生的水平相比,自己差远了。”他表示,很多发达国家对他们的经典名著很慎重对待,“我国像三毛这样家喻户晓的经典漫画形象留下并不多,如果达不到那个水准,不如老老实实保护好前人留下的经典,不要随意改编和颠覆,否则会变成罪人。”
对于层出不穷的各种演绎三毛的作品,张乐平之子张慰军称,动画片《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反响很好,后来的《三毛历险记》、《三毛漫游太空》,讲三毛穿着名牌运动服遨游太空,有些观众不买账。他认为,究其原因,是现在的改编和他父亲的创作风格很难保持一致的缘故。他透露,目前有好莱坞独立制片人想要把三毛拍成电影,但剧本尚未敲定。他认为,如何改编而又不改变三毛原作的精神内核是一个问题。其原则是:“不管怎么改,三毛都是一个正面人物,不能把他拍成一个小丑,因为这个形象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

   据悉,此次纪念张乐平三毛漫画形象诞生80周年纪念活动,除了纪念座谈会,还包括张乐平漫画作品捐赠与三毛漫画形象授权使用、“80岁的三毛”漫画展、张乐平漫画图书展、三毛漫画图书交流会、《三毛百趣记》上图首发等。

三毛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摘自2015年7月20日《新闻晨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