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

追忆“三毛之父”的抗战岁月

郭启晨/摄


 

7月16日,嘉宾在“名家谈三毛——硝烟难掩文人风骨”分享会上交流。

  7月16日,香港漫画教父黄玉郎、香港跨媒体创作人欧阳应霁、电影《三毛从军记》导演张建亚、夏衍先生孙女沈芸、张乐平先生幼子张慰军相聚在港举办讲座,首谈“三毛”漫画和“三毛之父”张乐平的故事。五位文化名家在讲座中畅谈“三毛”漫画趣事,追忆了“三毛之父”张乐平在抗战时期的创作故事和一代文人情怀。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漫画形象“三毛”诞生80周年,由亚太日报联合香港青年联会、三联书店(香港)和零传媒共同主办的《名家谈三毛》分享会,于2015年香港书展期间举行。是次分享会以“名家谈三毛——硝烟难掩文人风骨”为主题,分为“硝烟之中,漫画抗战”、“三毛与我们一同成长”和“当代文艺创作者的担当与气节”三个话题。曾于70年代陆续出版的《三毛流浪记》和《三毛从军记》在2015年香港书展上将重新推出,以飨读者。

张乐平先生幼子张慰军在分享会上谈及父亲和三毛的故事。

夏衍先生的孙女沈芸向观众讲述文人抗战的意义。

香港漫画家黄玉郎在分享会上发言。

  此次分享会吸引了近500名市民学生参加。张慰军在分享会上讲述了父亲张乐平抗战时期参加“漫画抗战宣传队”的经历,并与夏衍先生的孙女沈芸共同回顾了文人抗战的岁月。张慰军认为“三毛”形象之所以经久不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的“真实性”,“三毛就像一个邻家孩子,虽然“三毛”故事的时代背景与现在不同,但他的善良和乐观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电影《三毛从军记》导演张建亚在分享会上发言。

  “三毛”伴随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并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剧作,电影《三毛从军记》是其中的代表作。该片导演张建亚在分享会上分析了“三毛”悲剧英雄的性格,并讲述了他在剧本创作过程中的学习和领悟。他还表示有意将“三毛之父”张乐平的一生拍成电影。

欧阳应霁在分享会上说,三毛系列漫画是他创作的启蒙老师。

  香港著名跨媒体创作人欧阳应霁也是三毛的“粉丝”,他将自己收藏的一本绝版三毛漫画带到了分享会现场与观众分享。欧阳应霁称这本书是他从事漫画之路的启蒙老师。

  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俱孟军,香港青年联会主席范骏华,华菁会执行主席饶桂珠,亚太日报常务副总编、张乐平外孙詹胜等参加了此次分享会。

  据张慰军介绍,为了让更多的香港市民认识和喜欢“三毛”,今年10月27日至11月3日期间,香港大会堂展览厅将举办《以笔作刀,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张乐平先生作品展。多幅未公开展览过的张乐平漫画手稿、抗战时期历史照片及部分文物将首次展出。这也将是张乐平先生的作品首次来港展览。

——摘自2015年7月16日香港《亚太日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