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

孙明祺

                                            

 

  七月底的一个夜晚,墨尔本正值寒冬之节,屋外下着雨,雨声淅淅沥沥,屋内已开暖气,全家围在桌边吃火锅,边吃边聊。忽然看见电视荧幕上呈现一个特写镜头……“三毛”,只听电视主持人正在报道:今年7月初,全部采用玻璃钢制作的“阳光三毛”雕塑20余座已竖立在上海市的一些主要街道上,成为上海街头宣传特奥精神的一道特别景观。

  又喜闻张乐平先生创作的漫画人物“三毛”被比利时导演马克·亨利·韦伯选中,将拍摄电影《三毛》,这就意味着勇敢、善良苦难又可爱的三毛将与享誉全球的漫画明星丁丁一样被介绍给全世界的观众。

  喜讯一桩连一桩,正值《三毛流浪记》诞生60周年之际。张乐平先生创作的漫画人物三毛自1935年诞生至今也有72岁了。张先生呕心绘制的三毛艺术形象打动了数以亿计的少年儿童之心,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三毛流浪记》充分揭露人间社会的冷酷、残忍、丑恶、欺诈和不平的一面,刺激着每个善良人的心。在张先生的笔触下,把一个流浪儿的悲惨、凄苦的生活,被残踏、被凌辱、被欺侮、被奴役的遭遇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不忘把三毛在流浪生活中虽受尽苦难,但始终不屈不饶、奋斗挣扎的精神描绘出来。

  1949年电影版《三毛流浪记》开拍,由上海昆仑电影公司摄制,阳翰笙编剧,赵明、严恭导演,王龙基主演流浪儿三毛。至少有四代中国人看过《三毛流浪记》这部电影。看电影时,老老少少一起为三毛的苦难流泪,又一起为三毛的机灵而雀跃。三毛这个旧上海都市流浪儿的典型形象成为国产电影画廊中不朽的经典人物。

  此外,张先生还有好多鲜为人知的事迹值得一题: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漫画界迅速成立救亡漫画宣传队,由叶浅予、张乐平先生带队离沪宣传抗日。如:他画的《抡位置》,描绘中华幼儿园的儿童们正在天真地玩《抡位置》游戏时,一只老虎突围侵入……意在呼唤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又如:《啊,中国孩子》画面是残忍的日本鬼子用刺刀挑举着幼小孩童的脊背……,再如《同心合力》、《大家用力挖战壕》、……等等,张先生的形式不同且绘声绘色的漫画都表现出他坚决抗日的爱国精神。

  张先生还把自己平时细腻观察到的现实生活展现在画纸上,用简洁流畅的线条把漫画创作的灵魂——讽刺和幽默表现得恰到好处,如:1979年《某公的耳朵》,老爷的大耳朵听歌颂,小耳朵听批评,藉以讽刺某些领导喜好阿谀奉承的工作作风。

  张先生的年画艺术是在保留传统年画的基础上,向宣传画靠拢,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都颇具时代特色。如:《小孩与羔羊》、《西瓜皮》、《小猫咪》……等画墨活泼、形象生动的彩墨作品,都显示出他扎实的美术功底。

  张先生也喜爱收藏古物,对历史也颇有研究。惟妙惟肖的古代人物画《东郭先生》、《巧女装》等画作也可谓得心应手。

  张先生心地善良且重情义,教育子女待人应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他的人品也如他的画品一样朴实但显高贵。张家夫妇生前早已将《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及其它大部分三毛漫画原稿捐献给国家。张家子女虽是三毛知识产权的继承人,但在他们意识中明确:三毛不是张家的私有财产,三毛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属于中国的。在张先生的影响下,居住澳洲墨尔本市的大女儿张娓娓女士,虽已过花甲之年,但还在教授画画,深受孩子们尊重,她的为人也和其他弟妹一样心平气和,真诚待人。

  张先生用画笔辛勤工作一生,给历史画轴上挥洒了无数针砭风颂的画墨,也完美了自己可贵的艺术家形象。期望自强不息、正直善良、聪明机智、富有情趣的小三毛继续伴随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张先生作品不仅属于中国,属于澳洲,更是属于全世界。

  二OO七年七月三十日于墨尔本

——摘自2007年8月23日澳大利亚《新海潮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