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最初是个调皮的弄堂男孩

石剑峰

                                            

 

  “三毛”身份一直在不停转变,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三毛”成了整个中国的缩影,也让“三毛”成了永远长不大的中国“彼得·潘”。

  “70多年前张乐平先生就已经用现在流行的四格创作手法了,这可不是朱德庸的专利。”上海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指着最早出现“三毛”形象的一本杂志介绍道。本周六,为纪念《三毛流浪记》创作60周年,上海图书馆将举办以《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为主的张乐平先生漫画作品版本展,向读者系统介绍“三毛”形象的变迁和张乐平先生的漫画创作成就。

  最早的“三毛”漫画形象、首版《三毛从军记》三册本和最早的《三毛流浪记》形象是此次展览最重要的展品,再加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出版的各种“三毛”系列漫画版本,展览完整地介绍了70年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三毛”形象。事实上,“三毛”身份一直在不停转变,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三毛”成了整个中国的缩影。

  据介绍,最早的“三毛”形象出现在1935年出版的一期《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其奇特的造型立即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从此,张乐平先生创作的这个家喻户晓的漫画人物断断续续出现在上海出版的各个报刊杂志上。“最初的‘三毛’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孤苦伶仃的流浪儿,他可能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弄堂中一个普通的调皮小男孩。”上图工作人员向早报记者介绍道。看着《图画晨报》上发表的“三毛”,你很难将这个弄堂男孩和那个流浪儿、大兵三毛联系起来。张乐平先生不停转变三毛身份并赋予其时代印记,成了他几十年创作“三毛”最大的特色,也让“三毛”成了永远也长不大的中国“彼得·潘”。

  “虽然‘三毛’形象早在1935年就已经出现,但从1935年至1947年间,张先生为报纸杂志创作的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思,只有抗战胜利后出现的长篇《三毛流浪记》和《三毛从军记》才标志着‘三毛’系列已趋成熟,也开始深深影响了几代人。”因为电影《三毛从军记》而让读者熟知的“大兵三毛”也早于“流浪儿三毛”出现,1946年5月的《申报》已经开始连载“大兵三毛”,此次上海图书馆也展出了1947年4月出版的首版《三毛从军记》单行本。

  《三毛流浪记》的构思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张乐平曾回忆说:“1947年初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个弄堂口,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着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在吹火取暖。我在他们跟前站了许久,心里十分难过。”《三毛流浪记》最早在1947年6月15日的《大公报》上开始连载,第一篇叫《孤苦伶仃》,那个深入人心的流浪儿“三毛”在《大公报》上一直连载到1949年4月。如果说,《申报》连载《三毛从军记》在读者中产生一定影响,那么《大公报》连载《三毛流浪记》,则让“三毛形象”走向全国。而在展览中当然也包括张乐平先生在解放后创作的“三毛”作品,比如《三毛翻身记》等。

  除了“三毛”,张乐平先生其实还创作了大量其他漫画作品,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用手中的画笔,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此次展览也包括了张乐平先生在抗战期间创作的《抗战漫画》系列。据介绍,此次“三毛”版本展也得到了张乐平家属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此次展览提供了几乎所有版本的“三毛”系列作品。

——摘自2007年7月5日《东方早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