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号“三毛”

马尚龙

                                            

 

  想起张乐平想起了三毛,想起了三毛又想起了什么呢?想起了一个绰号:三毛。

  曾经有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凡是学生皆有绰号,简直就可以怀疑NBA球星皆有绰号的做派就是模仿了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只不过,NBA让绰号成为了更深入人心的代名词:飞人乔丹,邮差卡尔·马龙,魔术师约翰逊……而中国学生的绰号几乎是极尽挖苦嘲讽之能事,逼迫绰号的主人既愤恨却又不得不接受。印象中“三毛”是一个最常用绰号,大概就像英语名字中的杰克、麦克尔一样的寻常;而且“三毛”这个绰号有形象却无太多的恶意,比起“癞痢”、“扁豆”等等,“三毛”算是可以接受的绰号。

  其实就没有一个被叫做“三毛”的孩子真是头上只有三根头发的,或者是头上长过一个疤,或者就是看上去稀了一点点,或许就是一早醒来有几根头发不服帖翘了起来,于是“三毛”的绰号伴随到毕业,甚至什么理由都没有,像以前上海有个踢足球的唐全顺,到了吆五喝六的时候,还是叫“三毛”,他也不生气地应和,实际上人家头发好好的。

  好像还没有人在以绰号作为自己研究的文化课题,而绰号虽然回荡在孩童间,但是一定是并不肤浅的民俗。就比如“三毛”,假如没有张乐平的三毛,孩童的乐趣分明就会缺少一大块,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没有了“三毛”这个绰号,就是低了一个文化台阶。中国至今也没有一个漫画大师,创造出一个三毛之外的形象可以让孩子们起起绰号的,孙悟空不是绰号,猪八戒是绰号,多少有点侮辱人的意思,完全不似“三毛”包含了谐趣;朱德庸的四格漫画倒是了得,但是有个高手说,朱德庸是没有形象可以传世的,哪像“三毛”,说到这么一个名词,眼睛前就一闪而过三根毛,以至于小时候画出来的人头顶上总是三根头发,当然很粗的三根。再看杂技的小丑跑出来也总是三毛的打扮,很久的后来,看到外国杂技中的小丑居然也是三毛,恍然想到两件事情,一是张乐平在中国的空前绝后,在世界的不可一世,二是民俗学家、艺术家们真要向张乐平谢罪,这么生动有趣的一个三毛,长期以来,却被流放在孩童的绰号天地里,就没有一个人想到它的价值等同于迪士尼的米老鼠唐老鸭;大约是三毛的卖相不够伟岸吧,他命苦,只配流浪,而不配在岸边“小螺号,嗒嗒地吹”,更不配“让我们荡起双桨”。细细一想,“三毛”是蛮受委屈的,似乎三毛也就是这个命了,质本俗来还俗去,一俗俗到绰号里。

  倒是有人看中三毛的三根毛的,那就是一个原名叫陈平的台湾女子,她的“三毛”名字叫得响绝,但是总觉得是一个与三毛无关的三毛;也还曾经有一种毛纺品,也以三毛冠名,却是觉得滑稽,也就不去推究他的起名的缘由。假如要做推究,那就去推究孩童为什么就喜欢将“三毛”作绰号?还有,当年张乐平在创作三毛时,为什么不是二毛、四毛、五毛,甚至干脆就是无毛的光头?


——摘自2006年9月29日《青年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