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之父

王琪森

                                            

 

  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也是这样一个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桂香袭人的时节,我在重庆南路钱君匋先生的小书斋内,遇到了“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当时他们正在喝茶聊天。君匋先生富有诗人气质,谈锋甚健。而乐平先生却性格醇厚,语言有些木讷,老是笑着点头称是。

  “钱封面”的风光自不待言,而“三毛流浪记”曾引起申城市民的爱心大行动,人们纷纷捐钱捐物,乃至不少小姐太太含泪为“三毛”织帽制鞋做衣,成为不少老上海至今津津乐道的怀旧话题。

  瘦骨伶仃的身躯,硕大无比的头颅,特别是头上那表示喜怒哀乐的三根毛发,构成了张乐平笔下“三毛”的造型。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三毛”以其爱憎分明、机智聪慧、滑稽发噱乃至有时对为富不仁者“弄讼”,对为官当权者“恶搞”的行为方式,在几代人心中凝聚成了挥之不去的“三毛情结”,成为海派文化艺术一个不朽的经典形象。

  出身于浙江海盐的张乐平虽然在上海生活了多年,但依然乡音难改。我曾请教他是什么原因使他萌发创作“三毛”的灵感?“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张先生自小喜爱涂鸦,但家境贫寒,15岁就到上海南汇万祥镇一家木行当学徒,尽管白天苦力地干活,但在晚上依然在昏暗的灯光下画画。后又到一家私人画月份牌的画室及广告公司印刷厂继续当学徒,也继续着他当画家的不懈追求。“外事造化,中得心源”。海上生活的民情风俗及十里洋场的世态炎凉,均化作他笔下简练生动而意味隽永的漫画题材。

  由于张乐平自小来上海学生意,对城市贫苦儿童的生活十分熟悉。于是,一个头大身小、以三根毛发为特征的儿童漫画形象在1935年的《小晨报》上与读者见面了,当时张乐平才25岁,从此他的命运就和“三毛”联系在一起。

  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出现了创作上的“井喷”,先是在《申报》上发表了长篇连载漫画《三毛从军记》,后又在《大公报》上发表了长篇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这二记构思严谨、笔触犀利,故事幽默、形象生动,确立了张先生在中国漫画界的地位,并被改编成滑稽戏、电影等,引发了一股“三毛热”。   

  作为一代漫画大师,张先生却为人谦和友善,处世低调淳朴,保持着一种平民情怀和草根精神,他把《三毛流浪记》的全部原稿无偿地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他也把“三毛”的记忆留在了几代人的心中。这是一个画家的历史奉献和人文建树。我想叶先生的《王先生》和张先生的《三毛》,实际上是中国最早的纸上动漫,我们是应当认真加以研究并开发,切勿闲置了这些宝贵的艺术资源和独有的原创作品。

——摘自2006年9月29日《青年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