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到永远

王一方


 

  70年前,张乐平先生用他的画笔创造了鲜活的“三毛”故事与形象,与《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文艺作品一道成为唤起民众“抗日救亡”的鼓角与投枪。如今,抗战的硝烟早已散去,当年曾激荡血肉的“流浪的三毛”、“从军的三毛”故事也已与那场殊死的民族战争一起潜入历史,化作永恒,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史、文化史、出版史上的一座不朽的圣碑。今天,我们重新翻开这一卷卷尘封的历史旧档,忆及乐平先生当年创作时的意气与艺魂,心头依旧充溢着昔日的激动。
  回想当年,乐平先生的血是热的,心是怦然震撼的,他与时代共燃烧,同激荡。“情”先于“意”,“意”浓于“艺”,是三毛故事与形象成功的诀窍。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要追随乐平先生的正是他那份对草根生活的挚爱,对百姓苦难的体察,对时代精神的敏感,而不仅仅只是绘画艺术上的攀援。
  我一直以为,美术师、画家是一群“手艺人”,他们的创新完全是个性的,不会轻易被工艺主义收买,当年,乐平先生就是用劣等毛笔表现火山般喷发的激情与灵感,创作出憨态的大头少年,在秃额上画出传神的“三根毛”的标志性造型,令几代读者为之共鸣,为之倾情,为之痴迷。相形之下,我们许多高配置电脑、复杂软件装备起来的资深设计师所创作的作品却时常显得苍白、失神少趣,为什么?俯身拾起乐平先生当年的艺术“脚印”,细心琢磨,不难发现,我们许多时候少了他那份不拘于“技”、不泥于“法”的艺术“流浪”精神,而成为技术主义的奴隶。把“手艺”降格为“工艺”,读“三毛”,书外莫名的遗憾梗于心,也成为我们要追忆乐平先生的充分理由。呜呼!大师不惟有“大技”、“大巧”,还须心存“大智”、“大慧”、“大拙”、“大德”。
  大师虽去,精灵不死。
  “三毛”将永恒,他的“流浪之旅”将奔向永远,乐平先生也将随之永生。


——摘自2005年8月17日《文汇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