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米路情与景——

五原路,“小资”与“中产”的碰撞

10年沧桑风格凸现

游 沙

                                            

 

  最近一次见到五原路,是在电视里的一档时尚节目中。凭原先印象,这条位于上海西区的小马路,是不太会有如此张扬的时尚的。所以,是电视镜头引领我走进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时尚氛围里。五原路的东段,原来是一个喧闹万分的菜场,10多年前,因为要采访远道而来的台湾作家三毛,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这个“小资”与“中产”交汇的“上只角”,只不过,一场阴雨过后,泥泞的马路菜场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时尚的印象——因为遮雨棚把整个五原路东段的上空捂了个严严实实。

  三毛认父的佳话也引出了我的一段后续故事,以后我成了张乐平先生家的常客,时常有机会来到这个菜场买菜,然后带回张家,与老爷爷把酒长谈。这时候,我才得知,原来在五原路的遮雨棚搭建之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张面孔——这里是上海典型的“小资”居住地,多少年前,某个弄堂边甚至还有一条小河,地理位置似乎就在如今那些时尚小店的附近,难怪有一家店门口还特地制作了一座可以一跃而过的小桥——或许,主人对这条马路上的角角落落也是很熟悉的。

  五原路的西段,各式洋房错落有致,以前,是典型中产殷实人家的产业,以后,又陆续搬入了一些知名人士和南下干部,但总体上的优雅格调没有根本的变化。位于西段的张家,客人中有许多是来自这条路上的近邻,“文革”以前有著名国画家江寒汀,上官云珠的一双儿女也常来这里坐坐,当然更多的是“某家姆妈”或者“某师母”,她们大多肤色白净,举止高雅,打扮得体。直到如今,五原路上还时常有一位年近90岁的老太太,一身黑色的中装与其白嫩的肌肤极其相配,说她神采熠熠毫不过分,她是一位朝鲜侨民,在这条路上的年头起码有50年。

  现在的五原路基本上恢复了原来的格调,马路菜场约在七八年前搬走了,几乎同时,每逢夏季就要来闹一番的西段西瓜集市也被取缔了,那是当时的副市长谢丽娟同志实地考察之后做出的决定,因为瓜农的随地便溺,已经影响到居民的出行。喧嚣过后的五原路这才露出它本不张扬的时尚气息。

  有人说,在这条路的东段,你时常可以看见衣着光鲜的时髦女郎,而在西段,这种感觉是绝对隐藏在梧桐深处的。走进去,你才可以了解,原来,这里的主人,在“文革”刚刚结束,就关起门来搞起了私人舞会,而作为现代通讯工具的BP机、手机,也绝对是在那里最早出现。即使是在那最混乱的蹉跎岁月,小楼深处,还会有人在做上海色拉,门缝里,还会飘出一丝现磨咖啡的浓香……或许,这就是今天我们探访五原路的重要原因。

五原路上看名人

林小妹 口述   惠民 高磊 采访

  我在泰伦百货店做了27年的营业员,店面便在乌鲁木齐路五原路。所以,我对于五原路是极熟的。有客人来买东西,我一眼便能分辨出他是从东头来的还是从西头来的。西头来的客人男的都很绅士,即使年纪再大,头发依旧梳得一丝不苟,皮鞋锃亮,而女的打扮都很精致、素雅,决不炫耀。东头来的客人则要跳得多,尤其是年轻人,皆是很“小资”的模样,衣着鲜丽,举止活跃。

  别看我们这个店不起眼,却有个好处,可以看到许多名人。70年代末的时候,张乐平先生常来店里买纸,老先生很和善,总是笑吟吟地说话。有一次,老人来买纸的时候,柜台边正好有一个小孩,老人逗着他玩,还顺手在纸上画了个“三毛”的头像送给他,小孩乐得嘴都合不拢。

  达式常、杨茬葆也住附近。达式常总是来去匆匆,买了东西便走,当时他有许多女影迷,怕被人认出了脱不了身;而杨茬葆则要随意得多,夏日的时候,他常常会穿着件黑乎乎的圆领汗衫,趿着双拖鞋,逛进店里,同我们闲聊,站累了,他甚至会在店门口席地而坐,谈笑风生,很是潇洒。秦怡也会来店里买东西,她永远是一张很优雅的笑脸,买东西也不挑剔,现在她偶尔还来这里,虽然已经上了年纪,可打扮得依旧很得体,有一种洗尽风华之后的素雅。我还见过许多越剧名演员,如徐玉兰、范瑞娟等,她们全无“大腕”的架子,常同我们营业员说说笑笑。

  五原路最大的变化是东头,西头变化不多,永远是那么的绅士和静谧,而东头则有很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这里是上海很著名的自由市场,主要卖虾蟹鱼等鲜货,东西比其它地方好,价格也比较贵,主要的买主自然是五原路附近的有钱人,他们都是些很讲究的食客,也有些人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就是想滋润一下口舌。那时,还有不少缝纫摊也掺杂在海鲜贩子的队伍里。许多时髦的女孩,会拿着各式各样外国画报来找这些刚从农村出来不久的裁缝,要求做这做那,她们希望在服装上同国际接轨,这些女孩可算是比较早的小资了。

  现在菜市场已经移到室内,而裁缝店也渐渐消失,多了几家礼品店,“小资”味道更浓了。

张乐平的五原路

惠民 高磊 采访

  陈丹燕在《上海色拉》中写到,要是在路上看到一个高个子的瘦瘦的男人散散漫漫地走过,那就是漫画家张乐平家的阿三,他小时候奇瘦的样子,是他爸爸画的三毛形象的源泉。我们认识阿三,也就到了他的家里。

  与这条路上大多数的老住户一样,他们对五原路的记忆,一直可以追溯到解放初,“那时候住在这里的,很多都是资本家,要不然,就是文化界的名人。”直到现在,张老太太仍能清晰地回忆起,以前住过一位姓朱的钢铁大王;而街口拐角处的小洋楼,房子很漂亮,是醒目的红色,在当时,是整条街顶顶出风头的洋房;那时候的清晨,走在寂静的五原路上,是能听到京剧大师吊嗓子的声音的,那是俞振飞和言慧珠夫妇俩,可后来,也就在这条街上,言慧珠用一条绳子解决了自己的生命;50年前,走在这条街上,会发现一块诺大的网球场,让现在举着网球拍就自认为时髦的年轻人也不能不感到落伍……

  张乐平先生一家对这所五原路上的老房子是情有独钟的,以至于后来有人主动提出,要帮他们换套淮海路上的大房子,一家人都谢绝了。

  老先生喜欢这条路东面的菜场(现已搬迁),那里有不少时新的鲜货,早晨 一个人提着菜篮去买菜,回来便烧了拿手的红烧鱼和排骨,请帮忙修房子的师傅吃饭。倘若家里没有急事,先生在菜场逗留的时间就会长一些,和菜农们扯扯家常,看看他们艰难讨生活的模样。

  这里的梧桐树也让老先生放不下,傍晚在绿阴路上散散步,夕阳透过树叶的缝隙微微照在脸上,不炙烈却也有温暖,在阳台上摆上几盆盆景,配着阳台外的绿色,一片郁郁葱葱。夜里,老先生常常要开夜工,.因为每天都要给《解放日报》画一幅漫画,陪着他的,除了书桌旁的躺椅,就只有窗口外的大梧桐树了。五原路的清静和平和,使这位不爱张扬的三毛父亲过起了宁静而淡泊的生活。

  陈丹燕提过的阿三,正是张乐平的第六个孩子,在他的记忆中,五原路是属于童年时代的,和一帮小哥们通宵排队去买菜,那兴奋劲,别提了。觉可以不睡,把稀奇古怪的砖头、水果篮放在队伍中,就全当占了位置,自己跑到一边和小伙伴嬉戏去了,名副其实的“工作娱乐两不误”。

  就连远道而来的台湾三毛,谈起义父门前的这条五原路,竟也那么熟悉。原来,现居台湾的三毛父母,早年曾在上海生活过,而最最喜欢的散步地方,就是这条幽静的、没有公交车的小路。

  一般人都不知道,在熙熙攘攘的淮海路市中心,居然还隐秘了这么条“乡间小路”,梧桐树,旧日里的洋房,很少有人光顾的五金杂货铺,行色不那么匆匆的过客,还有平和的三毛父亲一家。伴着三毛长大的五原路,让不少外国人都醉心于其幽雅,忍不住要叩开旧房子的门,轻轻问一句老住户:“这里有房子出租吗?我愿意出双倍价。”

——摘自2002年8月8日《上海壹周》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