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序

鲁 兵

 

 

  《三毛流浪记》所描绘的三毛的流浪生活结束了。在张乐平先生眼前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处处阳光灿烂,处处春风和煦。

  张乐平洗净沉积砚中的历史的辛酸和悲苦,磨新墨,搦新笔,来画当代的新儿童。这不正是他含着泪水画《三毛流浪记》时所渴望和追求的吗?

  他的这些儿童生活的新画卷,从1956年开始,在当时全国唯一的儿童画报《小朋友》上开始发表。不久就固定在封三,成为小读者最喜欢的一个栏目,前后历时十多年。

  热爱孩子的画家和作家,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作品于孩子有益,就是包括审美在内的教育。谁都会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否每一位画家、作家在创作时都是想着这句话呢?社会将从作品来检验画家和作家。张乐平是完全经得起这种检验的。在这本选集里,爱的主题占了大多篇幅,友爱同学,尊敬老师,帮助长者,爱护幼者,直至爱护花木、图书、公共财物……这也可以说是“爱的教育”吧。

  漫画家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饶有兴味而富有意义的题材,以构思的新奇,形象的夸张,使所描绘的生活闪光。张乐平画儿童生活漫画,不仅注意观察孩子的生活,而且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因而他的作品,孩子感到亲切有趣。

  作无文漫画,难度更高。四五个连续性的或略有跳跃的画面,组成一个故事,既无说明,人物也从不“口吐真言”,要让小读者完全凭借图像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这是张乐平创作“三毛”以来的艺术特长。

  在这本选集中,有“种桃子”一篇。1.两个孩子吃桃子;2.小女孩扔了桃核;3.男孩拿了铲子把两颗桃核种人土中;4.男孩为桃核浇水;5—9.桃核抽出小芽到结了满树桃子。这后五个画面所表现的是“十年树木”的过程,我以为,这正表现了张乐平“百年树人”的冀求。教师是园丁,为孩子创作的画家和作家也是园丁,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果,都是桃李满园啊!张乐平先生用一生的心血浇灌孩子们的心田,抚育了几代人,给社会遗留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1990年少年儿童出版社选编他的《我们的故事》集,而今作为《张乐平先生艺术集》的一部分,又于1996年作了全面的增订,让今天的孩子们能见到张乐平先生发表在《小朋友》上的更多佳作,也让社会进一步了解这位画家的辛苦和成就。我们需要更多这样为孩子们献身的画家,需要更多目光远大、真心诚意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工作的人们。

1996年12月上海

——摘自《我们的故事》,1998年5月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