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新书|《我们的故事》:百年刊物里百余幅漫画,刻画纯真年代的童年故事

 

《我们的故事》

张乐平 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三毛流浪记》里,光光脑袋上有着三根活泼头发的孩子三毛,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他的“父亲”张乐平先生在1947年到1949年间创作了这部“无文字的文学巨著”。

  “《三毛流浪记》所描绘的三毛的流浪生活结束了。在张乐平先生眼前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处处阳光灿烂,处处春风和煦。”(鲁兵)

  想知道后来张乐平先生为儿童创作了怎样的漫画作品吗?这就要提到百年儿童刊物《小朋友》,这份诞生于1922年,到今年创刊100年的中国最长寿的儿童期刊。

1922年第1期《小朋友》杂志

  1956年,时任主编鲁兵先生邀请张乐平先生为《小朋友》绘画。张先生不仅绘制了许多封面画,也创作了一系列趣味儿童漫画,并在杂志的封三固定下来。

1978年第2期《小朋友》封面

张乐平 画

1956年第14期《小朋友》封三漫画

张乐平 画

  张先生这一画就是十年,笔耕不辍,在时光中为儿童雕刻童年的纯真面貌,记录阳光下的成长故事,形成了百余幅儿童漫画,结集出版为《我们的故事》漫画书。

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收录157幅漫画

2022年7月新书出版

  《我们的故事》描绘儿童的新生活、新故事,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群孩子的生动具体鲜活的漫画故事;不是旧社会的流浪儿,而是沐浴在阳光下的幸福儿童。

  他们在家庭和校园里,在劳动和玩耍中,和弟弟妹妹以及同学,在养鸡、喂鸭、逗猫的日子里,发生了像冰糖葫芦一样一串又一串的故事,滋味酸甜可口,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

  故事中的“我们”是一个个自尊自强、明礼诚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孝亲敬老、热心公益的孩子,也是一个个调皮可爱、善良真诚、富有童真童趣的孩子。

一睹为快:开学季里,我们的故事

睡前收好新书

  开学发新书,“我”太喜欢了。该睡觉了,也舍不得合上。睡前没有收好书,一觉醒来,新书变得皱巴巴的了。

一年级了,长大了

  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怎么能跟妹妹抢玩具呢?“我”背起书包上学去。

上学路上,一起撑伞吧

  天气可真热,“我”撑起了伞,前面是同学,一起撑伞,挡住火辣辣的太阳吧。

新学期,迎接新同学

  新同学走进新学校,有“我”来帮忙,领着他们,认识新教室,参观新校园,了解新学期生活。

课后一起来跳绳

  同学们很久没有见面了,一人跳一根绳,不如两根绳连起来,开开心心一起跳长绳。

放学打扫教室

  天气变幻莫测,放学的时候下雨了,“我”发现教室窗户没关,赶紧和同学回到教室,关好窗户,拖干地板。

回家先做功课

  背起书包回到家,不拍皮球,不搭积木,不踢毽子,做好功课再玩。

创作背后:他的漫画里有着生活

  张乐平先生有一颗爱儿童、爱儿童漫画的赤诚之心,他总是俯下身子亲近儿童,观察儿童,为儿童绘画,他是满腔热情地喜欢孩子,真心实意地关心孩子,把孩子当朋友,不摆大人架子。

  他不仅在家陪伴自己的孩子,而且走进幼儿园、小学、少年宫跟孩子们交流,还来到乡下和牧牛队的孩子们交朋友。

  于是,孩子们不是把张乐平先生当大人,而是当朋友,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倾诉他们的心里话,让张先生获得了灵感的源泉和想象的空间。

  张乐平先生画了画,往往先给小朋友们看,看得懂的,才拿出去发表。

  孩子们平平常常的生活故事在张乐平先生的笔下变得鲜活和灵动,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读起来有滋有味,回味无穷。

  张乐平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儿童事业,以画笔为锄头,耕耘儿童文化园地,为培育儿童播撒汗水,奉献爱心,因此而获得“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全国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以及首届“宋庆龄樟树奖”等荣誉。

评论《我们的故事》

儿童文学作家

首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 鲁 兵

  漫画家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饶有兴味而富有意义的题材,以构思的新奇,形象的夸张,使所描绘的生活闪光。张乐平画儿童生活漫画,不仅注意观察孩子的生活,而且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因而他的作品,让孩子感到亲切有趣。

资料:少年儿童出版社

编辑:沈阳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

——摘自2022年9月4日解放网-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