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热”再席卷香江?

林佩华

 

 

  一个头大、瘦削,只得三根发的“三毛”看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标语,便想应征从军。但,年纪小小的他,哪会被招纳入伍?于是,他心生一计:脚踏竹篙高,穿着大人的衣服,并用帽子遮着秃头,再去应征……结果,他被取录了!就是如此,一个描写三毛于军中的种种荒诞遭遇——《三毛从军记》的序幕便展开了……

记得“三毛”吗?

  相信很多人也会记得《三毛流浪记》(简称《流浪记》)中的三毛;这本漫画于八〇年在香港出版选集时,会掀起了一阵“三毛热”;于上年七月更加以全集发行,销量每月稳占三联书店的“十大畅销书”之列,可谓魅力未减。而这本《三毛从军记》全集(简称《从军记》)便是继《流浪记》之后在香港发行的第二本张乐平的长篇漫画作品,相信或会掀起另一次的三毛热潮。

由“流浪”到“从军”

  《三毛流浪记》是描写一个孤儿流浪在上海街头,历尽人间冷暖的漫画故事。创作北京正是作者执笔绘画它的时代——四十年代战后的中国。在当时的社会中,着实有许多好像三毛这种战后孤儿四处流浪,以寻找温暖。而作者便捉着这尖锐的社会题材,以漫画的形式去描绘当时上海流浪孤儿的种种。当《流浪记》首次连载在《大公报》时,引起了很大的回响;据张慰军(作者之子)表示,初期每天的《大公报》也给买断了,而读者甚至以为三毛是真有其人,以致捐赠各样的物件到报馆以救济他……一年后(四八年),《三毛流浪记》更被编制成书。

  其实,《三毛从军记》是张乐平在《流浪记》之前的作品;其主角仍然是三毛,只是转换了另一个环境(于军队中)。《从军记》的创作背景是抗战时期的中国;作者是根据自己参加抗日漫画宣传队的工作经验,及他本身所见所闻,创作他首个长篇漫画故事。其中透过三毛单纯的孩子世界观,揭示军队中种种腐败及那“有强权、无公理”的现象。《从军记》首先以连载的方式刊登于上海的《申报》,后再于四七年编制成书。

  在表达形式上,作者无论于《流》书或《从》书中均采用了没有对白,而纯以动作及表情去说故事的方式。据张慰军表示,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文盲很多,所以他父亲便画一些没有文字的漫画,让多点人能分享他的作品。

漫画里外,亦是逼害

  生前,张乐平曾表示,以艺术的角度上看,他个人偏爱《三毛从军记》(比较起《三毛流浪记》)。但可惜,他的偏爱并不能改编《从》书被修改及被禁的命运——因为三毛所参加的是国民党,并非共产党的抗日军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此书在解放后一度被列为禁书;而在八十年代初复版时,也被迫作了部分修改;终至九〇年才可恢复原貌。《从》书不只在国内受到迫逼,在台湾也遭受到同样的待遇——因为它揭露了国民党部队的丑恶;在八九年台湾出版时,也经过了“整理、剪接、编辑”后,才得以核准。

  张氏的作品可谓几历风霜,于文革时更饱受打击:《流》书的原稿被撕掉了三分之一;而三毛这个小小的孩童便被冠上“资产阶级反动人性论的典型”、“国内外发动派反华大合唱的急先锋”等的罪名。文革后,张氏花了大量的时间补画被撕掉的稿子。现在,《三毛流浪记》及《三毛从军记》的所有原稿,已分别收藏在中国美术馆及上海美术馆内。(现于本港发行之两本全集乃根据此原稿)

漫画界的奇迹

  《三毛流浪记》可说是漫画界的奇迹——它是四十年代的作品,说的是四十年代的上海故事;照理无论在制作上或内容的“共鸣感”上,都比现今的漫画逊色;但奇怪的是,它却成为当今中国最受欢迎的漫画,在香港亦受到广泛的支持和喜爱。究竟是什么因素赋予它这种永恒的魅力呢?

  当问及这一点时,张慰军作了以下的回应:“其实《三毛流浪记》也有它现今的意义的;一方面是因为内地实行独子制,子女的生活很受照顾,一般家长都想他们知道以前生活艰难的事,所以给他们看这些书;而另一方面,好像我有些朋友移民到外国,他们以前在国内的成就算是不俗,但移民后却要重新开始,他们会立刻想到《三毛流浪记》,觉得自己好像流浪的人……。”

  至于香港,又是什么人喜欢看《三毛流浪记》呢?三联书店副推广经理陈天保则表示,通常是四至五十岁的人,其次便是小孩;也有家长买给子女看的,但年轻的读者便比较少了。

三毛登上大银幕

  由于三毛的故事受到各方欢迎,《三毛流浪记》于四九年便被首次搬上银幕。据张慰军表示,当时上海的影星皆因喜欢这本书,而肯义务帮忙演出。另外,《三毛从军记》于九二年亦被拍成电影。除了电影,《流浪记》还有木偶和卡通的版本,而电影版更有配上粤语的,让香港的观众欣赏。

三毛的形象、三毛的未来

  近年,张氏一家成立了名为“上海三毛形象发展”的公司,以保护及拓展三毛的形象;并以此公司出版张乐平的作品。张慰军表示,他们打算出版共二十四本张乐平的艺术集,除了其中十本关于三毛的已出版外,其他的如三毛以外的长篇漫画创作(《父与子》、《二娃子》、《人到老年》等,及张氏其他的美术作品(国画、年画、水彩、素描等),均计划于九七至九八年间出版。

  最后,他们还为三毛注上新的生命——《三毛奇遇记》已由张乐平之三子执笔绘画。初步的构思是探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遵守法纪及违法的问题;而在形式上则沿用其父的绘画方式及三毛的一贯形象。《三毛奇遇记》已于上海《新民晚报》开始刊登,并计划于九八年编制成书。

——摘自1997年1月25日香港《星岛日报》

  三毛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