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故居

地址:上海陕西南路39弄(长乐村) 93号   邮编:200020


丰子愷在日月楼的岁月

  丰子恺于1954年9月迁入上海陕西南路39弄(长乐村) 93号,这里是他一生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最后定居的寓所。因阳台上有天窗和三面窗,日月均可看到,丰公便自名这居所为“日月楼”。

  丰子恺是全国第三,四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又是上海市第一至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0年任上海中国画院首任院长。同年,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上海分会副会长。1962年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

  1956年丰子恺迎来了30多年的莫逆之交,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内山完造先生。1965年又在日月楼接待了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广洽法师。

  日月楼是丰子恺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时期之一。1955年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编选《子恺漫画选》。1956年《子恺漫画》首次介绍到国外(有英文版、德文版、波兰文版)。1957年,戏作《六千元》小说(逝后收入《丰子恺文集》中出版)。同年,编《李叔同歌曲集》,(由北京音乐出版社于次年出版)。1957年至1964年,与女儿丰一吟合译了俄国柯罗连科所著长篇小说《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4卷。1958年译出了夏目漱石的《旅宿》。1960年,译出了德富芦花的《不如归》(逝后出版)。1962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了新闻短片《画家丰子恺》。同年,丰公创作了《缘缘堂新笔》31篇。就在这一年,他开始翻译紫式部著的日本古典巨著《源氏物语》,1965年译成。1963年出版了《丰子恺画集》。1970至1972年,译出《落洼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逝后并入《落洼物语》一书中出版)。1971年,译出了汤次了荣解释的《大乘起信论新释》(逝后出版)。同年,作彩色画《敝帚自珍》(逝后出版)。1972年,写《缘缘堂续笔》33篇(逝后收入全集出版)。1973年应诺先师弘一大师的遵嘱,完成了享誉海内外的《护生画集》全集。

  《源氏物语》是日本第一部古典文学名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丰子恺以厚实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功底,花了五年时间,翻译了近一百万字,创造了翻译文学巨著之最。《源氏物语》译著行文典雅,笔意缠绵,完整地保留着日本民族古雅的风格。

  丰子恺在“文革”期间所做的工作中最难能可贵的,是完成了《护生画集》第六册的100幅画。

  在日月楼,丰子恺睡的竟是阳台上那么小的一张床!每个人都觉得奇怪。只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楼下的房间都被紧缩,由他人迁入居住。全家人只能挤在楼上,丰子恺提出让他睡在阳台上,就睡这张无法伸直身体的小床。他需要一个小小的清静环境,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心底还有一个愿望,一件未完成的大事。

  1928年,他与恩师弘一法师约定,在法师整寿生日时合作《护生画集》,其中的画数如寿数。丰公作画,弘公题字。弘公在世时,完成了第一、二集(分别为50和60幅字画)。弘公提出70岁时完成70幅,80岁时80幅,90岁时90幅,直至百岁时作第六集共百幅,护生画功德于此圆满。丰子恺发愿:“世寿所许,定当尊嘱。”弘公逝世于1942年,丰公仍继续遵师嘱画下去,祝弘公阴寿。

  到1973年,也许丰公预感自己在世时间不长,但师嘱是一定要完成的,当时他冒着极大的风险,以朱幼兰提供的《动物鉴》一书为画材,作画100幅,并由朱幼兰题字。每天鸡未鸣,他即从小床起身,在黑夜昏灯中伏案作画,既不影响家人,又能够避开造反派突然袭击。终于,他艰难地提前定稿,完成旷世巨作《护生画集》共450幅,这时离弘一大师百年提早了五年。

  两年后,丰子恺逝世,画护生六集的夙愿,前后经过近五十年,终于圆满完成为慰。